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淹沒在山中的古村——碧油坑村

淹沒在山中的古村——碧油坑村

日期:2016/12/14 17:19: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碧油坑村

   永嘉黃南鄉碧油坑村,一個淹沒在崇山峻嶺中的小村莊。這是一個與仙居縣交壤毗鄰,坐落在括蒼山脈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中的古村落,只有五十多戶人家,現居住人口八十來口。近日,我們通過網絡攻略,背起行囊,行走於最原始的山間小道,去探秘這個大山中的古村。傳說中她是一個沒有污染的村莊,那條通往村莊的小道布滿螞蟥,讓我想起了上世紀70年代,夏天坐在門口乘涼,門口那布滿縫隙的牆壁底下,經常會看到有螞蟥出沒……

    林坑背後的田園風光

    在林坑村的後山起點,沿著大山上的電線桿方向,我們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嶺。放眼遠眺,漫山遍野的植被,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顯得郁郁蔥蔥,而腳下那層層疊疊的梯田,為我們展現了江南的田園風光。

    山間的溪流,時常橫跨在我們的腳下,為我們的戶外遠行捎來清涼。當我們看到一條較大的溪流在我們身邊出現時,那翻山越嶺的疲憊一下子被清澈的水流洗滌得蕩然無存。突然,一片平原及一座古老的木屋在遠方出現,我們歡呼雀躍,以為目的地“碧油坑村”到了,一問村民,才知這是“平坑村”,要到目的地“碧油坑村”還要翻越一座山頭。

 

    淹沒在深山中的碧油坑

    氣味,村莊中這些老房子都是采用原木、黃泥和石塊建造的二層木樓,外形顯得有些蒼老和與世隔絕,這些深藏在大山中的古村落,千百年來,默默地沉澱著古老的傳說,鮮為人知。

    站在這座由石塊堆砌的門洞口,望著裡面古老的木頭梁柱支撐的樓房,那遠去的家園的氣息一下子又明朗起來,一排排牆壁泛青的古屋,散落貫穿在已被鋪上水泥路的村莊裡,家家戶戶的門都敞開著,任我們這些外來游客隨意進出,村子裡的老老少少,對遠方的來客,都非常友好,古樸的民風從他們言行舉止中,淋漓盡致地散發出來。

    而我們事前約好就餐的那戶人家,早已給我們燒出了農家的土菜,拿出他們最好的東西招待遠方的客人,任憑我們在她的家裡洗漱打理,山裡人家的好客熱情,與城市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當我們在村子的一處空地上支起帳篷時,夜幕也悄悄地降臨在小山村中,村子一下子沉浸在靜寂之中,除了水田裡的青蛙在呱呱地歡叫外,村子裡的那幾條狗竟也靜寂無聲。那一夜,我們就這樣,在大山的懷抱中,在星星的眨眼中,在青蛙的鳴叫中,過夜了。

    終於見到埋藏在深山中的璞玉了,來到村口,眼前豁然開朗。原來村子建在一個不大但十分平坦的山坳裡,房屋緊挨一側,因為我們到達村裡已是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的屋頂上,炊煙袅袅,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柴火的

    生活從炊煙開始

    黎明破曉,山村的黎明來得是這麼的早,當我們走出帳篷,一陣清風徐徐吹來,大山中的清晨攜帶著清新的空氣,我們的呼吸一下子又“貪婪”起來,清新的空氣真是別在大山上的一枚徽章啊!這種空氣,喧嘩的城市是沒有的。

    山裡人家的一天生活又從煙囪上的袅袅炊煙開始了,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低碳生活,一會兒,耕牛與它的主人一同下地干起了農耕,而農田裡拔秧插秧的人也三三兩兩地開始勞作,一派田園風光。

    當我們要離開時,村口一股嘩嘩的激流水聲吸引了我們的腳步,我們一看,哇,原來我們的腳下,竟踩著一條瀑布。瀑布上游的溪流就是從村口處流過,我們轉個彎,穿過瀑布上端的一小片樹林,站到了瀑布的對面,山頂上的瀑布風景就很清晰地映入眼簾,飛瀉而下的瀑布落下峽谷,轟鳴的水聲給村莊添上了山水人家的氣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