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

日期:2016/12/14 17:31:07      編輯:古建築紀錄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是紀念許真君而修建的一座宮殿。坐落於距南昌市西南三十公裡的西山逍遙山下。道教認為除了凡人居住的世界外,還有神仙的處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許真君棲身修煉的西山則為第四十福地。因在此仙逝,故又稱“飛升福地”。

    相傳許遜活到136歲時,在西山得道,“舉家四十余口,拔宅飛升”,連家禽家畜都帶去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便出於此據記載。後人為紀念許遜,遂在其飛升遺址處修建道觀,最終形成萬壽宮,後成道教淨明忠孝道發祥地。

    西山萬壽宮,始建於東晉太元元年(376年),初名許仙洞,南北朝改游帷觀。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升觀為宮,皇帝親書“玉隆萬壽宮”賜額。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遣內使於玉隆宮建道場七晝夜。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稱他在五月一日辰時,夢見許遜為他降妖治病,於是诏令在“玉隆宮”前加“萬壽”二字,並以當時西京(長安)豪華的崇福宮為藍本,進行擴建,興建了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母殿、藍公殿、玄宗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書、玉冊五閣,以及12小殿、7樓、3廊、7門、36堂,規模之大,“埒於王者之居”,成為中國最大的道教聖地之一。

    此後,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重加修葺,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重修大殿。泰定二年(1325年),改建十一大曜殿、十二真君殿及祖師祠堂。元末,宮觀毀於兵火。

    明朝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皇帝題額“妙濟萬壽宮”,對宮內建築又作了重大修葺。明萬歷十年(1582年)重修部分殿堂。

    清康熙二年(1663年),復大規模重修,又增建了關帝閣、宮門。此後乾、嘉間,續有興建。鹹豐十一年(1861年)又毀於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至清代增建關帝閣、萬壽宮門、這時是萬壽宮極盛時期,占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宮門之內,正殿琉璃為瓦,重檐畫棟,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繡金帷裡,真君塑像端坐中央,坐像頭部為黃銅鑄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兩旁,吳猛、郭璞站立壇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參天古柏蒼老遒勁,四季常青,相傳最大一株為許真君親手所植。宮門左側的八角井,相傳當年許真君鑄鐵為柱,鏈鉤地脈,以絕水患。宮外還有大量的輔助建築,如接仙台、雲會常、沖升閣等形成一個以萬壽宮為中心的古建築群。

    遠眺西山萬壽宮,萬頃綠海中,琉璃瓦黃綠相間,絢麗多彩,飛檐串串銅鈴,金光閃爍,層層斑瀾的宮頂,突兀鶴立,天地氤氲、萬物化淳,疑是天上宮阙。鐵鑄大吊針,重二噸余,入夜鐘聲宏渾悠揚,能傳十裡之遙。農歷正有二十七日是許真君誕上辰,為每年小朝;八月仙逝日為朝顴高潮,各地信民薰沐齋戒紛紛前來進香,成千上萬的進香者比肩接踵、張袂成蔭。進入宮後一步一跪拜,到殿前陳敬貢品,晉谒仙顏,祈禱自己的心願。焚香爐前,鞭炮聲不絕不耳,香火明燭通宵達旦,爐煙缥缈,鐘聲悠揚,一派仙家氣氛。

    至解放時,仍存五殿和院牆、山門、儀門等。宮門之內,正殿琉璃為瓦,重檐畫棟,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繡金帷裡,真君塑像坐中央,坐像頭部為黃銅鑄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兩旁,吳猛、郭璞站立壇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參天古柏蒼老遒勁,四季常青,相傳最大一株為許真君親手所植。宮門左側的八角井,相傳當年許真君鑄鐵為柱,鏈鉤地脈,以絕水患。

    1983年,新建縣人民政府特組織專門機構,設置專人,募款重修。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恢復八座巍峨大殿和一些附屬建築。並廣植花木,使之成為遠近聞名,終日香煙缭繞、鳥語花香的宗教旅游勝地。

    農歷正有二十七日是許真君誕上辰,為每年小朝;八月仙逝日為朝顴高潮,各地信民薰沐齋戒紛紛前來進香,成千上萬的進香者比肩接踵、張袂成蔭。他們進入宮後一步一跪拜,到殿前陳敬貢品,晉谒仙顏,祈禱自己的心願。焚香爐前,鞭炮聲不絕不耳,香火明燭通宵達旦,爐煙缥缈,鐘聲悠揚,一派仙家氣氛。

    高明殿是萬壽宮的主殿,裡面供奉淨明忠孝道德始祖許遜。道家玉皇大帝身旁四大天師之一,同時玉皇大帝封其為高明大使(高明殿由此而來)。前面兩旁站將是當時在西山言家嶺的山寨王,後被許遜感化便拜其為師,立志修道,東邊的叫胡雲,西邊的叫詹天弼。兩邊的坐像是許遜的十二大弟子,即為十二真人。

    戲台位於高明正殿正前方二道儀門外的大院內、建造年代較早。但尚未完全查明。最後一次重建為清同治七年。戲台木、石、磚結構布局呈“凸”字形。基座高五尺,台面寬一丈。深兩丈。高兩丈五尺。戲台正中上方有形若扣鍋的拼板彩繪藻井和倒板。前後台相間的照壁上方有清乾隆年進士,四庫全書館副總裁、禮部尚書曹秀先手書“來物達情”四字描金匾額一方。戲台系琉璃瓦蓋頂,翹角飛檐,前後台相連,中間有照壁隔開,左右有進入場門。後台系長方形磚瓦房,長兩丈八尺,寬一丈二尺,背面無門窗,朝前方有镂雕窗棂,後台有石階供人上下,全台僅此一道門,戲劇場所前窄後寬,台前僅可容納觀眾五六百人,台右為跨越三座儀門的寬長大院,可容納五六千人,因為戲台必須面對主神,因此大多數觀眾只能看偏台,戲台只要供宮內用。當地鄉民亦可借用,但對上演劇目要求嚴格,以免亵渎神靈。農歷正月二十七日為該宮主神許真君生日,屆時請有聲望的大戲班來唱戲,多則十天,少則三天。

    民國十五年,為了超度“南北相爭”陣亡將士,在此舉行了一次浩大的“萬人緣”,歷時十一天,唱戲十天,李烈君等省府要員亦親自送了花圈以示悼念。1930年7月29日,毛澤東、朱德等曾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來到西山萬壽宮,八月一日在萬壽宮召開了紀念“八一”起義三周年大會。二縱隊四支隊的宣傳隊曾在此演出了小劇宣傳革命。1937年中國規模的抗日戰爭展開,江西省音教會改良評劇班曾在這演出《胡阿毛》、《飛來的禍》等劇,鼓動民眾抗日。1968年戲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西山萬壽宮是世界萬壽宮的始祖,也是修道的一個場所,是淨明忠孝道的祖庭,倡行忠孝淨明,以天地和一,心淨無染,大忠大孝為根本的一種修行方法,以‘忠、孝、廉、慎、寬、裕、客、忍’為源,依此修行自然可以得道成仙。除了主殿以外,還有供奉三清‘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三清殿,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供奉三官‘堯、舜、禹’的三宮殿,以及供奉關公的關公殿等等。

    萬壽宮香火極盛,特別是每年農歷八月伊始,為紀念許真君生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前來趕會進香和游覽的人絡繹不絕。

推薦閱讀:

江蘇省級文保新增188處 民國老建築上榜者最多

意大利規定百年建築物未經批准不得拆毀和改建

重慶名鎮“申報”與“管護”雙馬齊驅

名鎮的保護存難點但仍富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