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蓮都區碧湖鎮:千年古鎮如何實現跨越發展?

蓮都區碧湖鎮:千年古鎮如何實現跨越發展?

日期:2016/12/13 18:53:39      編輯:古建築紀錄

  碧湖鎮居民眼中的碧湖是怎麼樣的?碧湖鎮最中心的商業街——大眾街還保持著幾十年前的老樣子,舊商場依舊是那個舊商場,三十年如一日。

  碧湖居民們都說,城鎮近幾年變化說大不大,說不大倒也有些變化。

  碧湖鎮的老居民在言談中透出不滿意:“在過去我們碧湖鎮和松陽縣城經濟發展水平差不多,現在差距越拉越大,我們碧湖的城鎮發展最慢了!”

  千年古鎮如何實現跨越發展?這成為碧湖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現場問政】

  如何拉開城鎮框架,集聚產業人口?從人口集聚水平指標看,從2011年到2013年,碧湖鎮的人口集聚水平指標低於同期全市22個小城市和中心鎮的總體人口集聚水平,如2013年碧湖鎮人口集聚水平為41.8%,全市22個小城市和中心鎮的總體人口集聚水平為52.8%,而缙雲縣壺鎮鎮和青田縣溫溪鎮的該項指數分別達到了55.34%和86.41%。

  碧湖城建辦工作人員葉飛說,解放前碧湖鎮人口和現在相比僅差一人。碧湖還是那個碧湖,從人口數量上看確實是這樣的。

  從經濟實力上看,碧湖鎮與壺鎮鎮、溫溪鎮也有較大差距。2013年碧湖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9.87億元,僅是壺鎮鎮的四分之一,溫溪鎮的七分之一。

  如何發展?如何打造?葉飛認為,碧湖一直在努力,拉框架,做配套,這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難以體現。

  而碧湖的居民卻急切地期望,碧湖鎮的發展能快些,再快些,百姓生活能幸福一點,更幸福一點。

  【回應承諾】

  蓮都區碧湖鎮黨委書記李見陽表示,碧湖的工業產值和壺鎮、溫溪差距很大而且不斷拉大,這是事實。2012年他剛來履職時,碧湖還是溫溪工業產值的四分之一,到2013年已經拉大到七分之一。

  其次,對於小城市培育來說,碧湖鎮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近幾年外在變化不明顯。

  第三,碧湖鎮在管理體制上也離小城市有很大差距。

  直面問題想出路。產業如何集聚?蓮都區區長王小榮認為,看到問題存在的症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碧湖鎮正做好規劃,打好基礎,展望未來。碧湖鎮政府性投資從2007年的1.9億擴大到2013年的18.2億,企業投資也從3.3億擴大到19.4億,縱向比較,碧湖發展在提速。

  工業發展將帶給碧湖更大的變化。碧湖鎮有2平方公裡的工業用地,又增加了高溪區塊的3平方公裡土地,下一步要抓緊招商引資工作。

  現代農業作為碧湖的特色產業,要繼續做大做強。幾千年來,碧湖農民精耕細作,再加上從國家爭取來的現代農業園區,以及和海亮集團合作的農業項目,都將為碧湖帶來可喜的變化。

  最後,中心鎮人口從哪裡來?

  沒有產業的發展,光靠碧湖本地人的繁衍,人口遠遠不夠。必須發展生態工業、農業、旅游業,吸引人口的到來;做好高山遠山、地質災害點以及邊遠鄉鎮的人口遷居落戶;做好教育培訓,同時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也要抓緊跟進,做到“人的城鎮化”。

  【專家點評】

  麗水市發改委副主任、市中心鎮(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黃力量說,碧湖鎮對小城市培育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現需要時間。

  碧湖鎮要以打造麗水主城區的副城中心來定位。圍繞美麗城鎮的建設目標,堅持走小城鎮培育之路。老鎮區重在改造和完善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黃力量建議,區、鎮每年能排出老百姓最關注的項目進行改造,在改造同時,保持古鎮的“原汁原味”,要保留歷史文化底蘊,要建“記得住鄉愁”的碧湖。

  對於新鎮區,重在拉出城市的框架,要主動承接主城區人口集聚和產業的輻射轉移。做好“產城融合”和“一二三產融合”文章,通過項目建設,展現出城鎮發展的實力、魅力、活力和對規劃的執行力。項目落了地,老百姓看到城鎮變化之美,發展之美,未來的碧湖必然會大有作為,明天的碧湖也將更加美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