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位於南京市城東原明朝皇城遺址,南邊以中山東路為界,與午朝門公園隔路相望,北面至北安門橋,由東西兩側明故宮路圍合的部分占地約55474平方米。歷史上明故宮宮城俗稱“紫禁城”,建於公元1366年,宮城中心部分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三大殿之後為後庭及御花園,後經歷次戰亂,富麗堂皇、壯麗宏偉的皇宮建築已蕩然無存,1929年新建了中山東路和逸仙橋,遺址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僅存午朝門與地下柱礎等少量遺跡了。

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從南大殿進入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草坪為主基調的基台奉天殿,它和已有的華蓋殿、謹身殿,形成以舊制象征性的三大殿須彌座輪廓主景,三大殿四周以青灰色石材鋪設,既為游人提供活動空間,又以宮殿傳統格局“土”字造型突出宮城主殿格局。
公園後半部分以御花園濃郁的綠化氛圍為背景,中軸線上以高大的古樹銀杏樹池四周配以青石木條,即保護了古樹也為游人休息提供了相應條件,東側以亭為主景,配以青磚等不同形式的林間小道,西以一組仿古建築為主景,古樸典雅的風格也是游人談古論今的休閒場所。北大殿兩側新建兩個角亭。

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在保留原有綠化的基礎上,為體現紫禁城的宏偉氣勢,環境整治中新增鋪磚地10000平方米,增加的植物有銀杏、香樟、國槐、五針松、紅楓、榉樹和桂花等名貴喬木700余多株,公園四周栽植法青18000株,形成綠蓠牆,從而形成色彩多樣、層次豐富、疏密有致、季相變化明顯的皇家園林景觀,從而創造出一個充分尊重文化歷史的紀念性遺址公園,使其成為外五龍橋、午朝門、內五龍橋、明故宮公園、御帶河這一縱向城市軸線中的明故宮景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