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诏大理國 昆明官渡古鎮旅游攻略
日期:2016/12/15 21:44:41   編輯:古代建築官渡古曾經是一個古渡口,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到了南诏大理國時期,官渡已經成為滇池東北岸的一大集鎮,並設立渡口,外省漁舟及過往的官船都會在此停靠,然後改坐轎或騎馬進入昆明城,這裡因此得名“官渡”。
今人踏古,感物思懷。在官渡古鎮不到1.5平方公裡的地域內,就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各種建築,飛檐斗拱,雕欄畫棟,好不壯觀。自唐朝起,官渡開始興建寺廟塔閣,形成一個東南西北各有一座大廟的獨特古建築群。位於古鎮西側的土主廟,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據《雲南通志》記載,該廟創建於南诏拓東城時期,是各邑村民供奉土神的神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昆明地區最古老的寺廟,如今,這裡已然成為少林寺武僧院,而且現在我們看到的,已經是清代修葺的建築,南诏時期的建築風格已經蕩然無存。
官渡古鎮
昆明市官渡區官渡古鎮在昆明市東部約10余公裡處,卻歷史悠久,是滇文化發祥地之一,四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因臨近滇池,先人們以捕食螺蛳為生,長久以往,螺蛳殼堆積如山,古稱"渦洞"。古鎮內文化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現存的許多古建築就建在這一新石器時代貝丘文化遺址上。
圖為 官渡古鎮
古鎮中心的金剛寶座塔是官渡標志性建築,建於1458年,塔的內頂雕刻有八尊如來佛像。它是我國唯一一座全部由砂石砌成的寶塔,經過了500多年的風雨剝蝕和地震考驗,依然聳立,今天,這樣的寶塔在中國、印度、尼泊爾都十分罕見了。
到了清代,官渡成了通往滇南的必經之道,從省城到呈貢驿道的必經之路。金剛塔、孔子樓、法定寺等,是其中的代表建築。到了民國時期,官渡鎮的興旺程度甚至超過了昆明,有“小雲南”之稱。後來,滇池水遠遠退去,商賈往來也另外取道,官渡古鎮便漸漸沉默了。
官渡金剛塔
官渡金剛塔別具特色,風格與眾不同,雖說沒有國內後期陸續建造的金鋼塔高大雄偉,但卻有著不可替代的考古價值和地位。如後來建造的北京大正覺寺、碧雲寺和呼和浩特慈雲寺金剛塔的塔身都是典型的漢式多層密檐塔,喇嘛塔式塔身的金剛塔全國僅官渡古鎮此一例。
圖為 官渡金剛塔
金剛塔塔形狀如喇嘛塔,式樣古樸典雅,高深莫測,其由基座、塔體兩大部分組成,基座平面呈正四方形彌式,邊長為9.8米,高4.7米。基座的底部跨空,有東西南北四道券門相通,可過往行人車馬。基座之上,五塔聳立。中央建高17.13米的主塔,四角配以高8.84米的小塔。主塔宏巨雄偉,小塔小巧玲珑。主塔塔體園形,中心大塔本身就是無形大日的象征,是至高無上的佛部。四小塔就是四方佛部,大塔四面眼光門內的化佛,就是四方佛。據佛經言,金剛界為始覺上轉法門,或五種正等正覺果智(五種至高無上的智慧)。因此又派生為五部,居中的佛部,即大日如來,又稱摩诃毗廬遮那佛部。東方的金剛部,部主阿閡佛;南方的寶部,部主寶生佛,又名灌頂法王,在你頭上灑上幾滴淨水,馬上就能立地成佛,快速無比;西方的蓮花部,部主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北方的羯摩部,部主就是釋迦牟尼應身,又稱不空成就佛,從而,突出了對五佛的表現和恭維。
官渡古鎮美食
昆明官渡古鎮之小吃"一"(10張)粑粑、木瓜果脯等、“尿”泡梨、涼米線、涼面、涼粉、泡菜、包漿豆腐、小鍋米線、泡雞腳、甜白酒、抓抓粉……
官渡古鎮交通
到官渡村從昆明站坐31路終點站下到螺峰村:31路沒有官渡古鎮及螺峰村這個站,螺峰村在官渡古鎮旁邊,坐31路到後下車走100米就可以了。
官渡古鎮購物
昆明的手工藝制品非常有名,如昆明牙雕、劍川木雕等。土特產品主要是各種野生菌的干貨、民族蠟染、扎染等。建議游客可以到昆明的大型超市——沃爾瑪去購買土特產,那裡絕對沒有假貨,而且它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店,有很多進口產品,價格也比較便宜。這裡還是我國著名卷煙———雲煙及紅塔山的產地。
官渡古鎮小貼士
小貼士: 1.昆明白天的日照較強,最好帶上防曬霜和太陽鏡。還應該多喝點水、多吃水果,防止脫水。 2.昆明有“四季同穿戴”的說法,要麼四季同在,要麼四季不分的兩個極端,是昆明的穿戴特征,街上經常出現穿什麼季節的衣服都有的現象。 手機 在昆明市內手機信號很清晰,離開市區,問題也不大,除非是在大山背後比如世博園後的金地花園,可能會出現信號斷續的情況。 網吧 昆明到處是網吧,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