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

日期:2016/12/14 17:25:01      編輯:古建築紀錄

    五泉山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林木蔥郁花草香,雕梁飛閣泉瀑鳴”,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迩聞名的隴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余處,1,000余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現存最早的一所建築“崇慶寺”內的“金剛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蓁建築群均系清末陸續重修。

    五泉山由“三山兩澗”組成,山巅海拔1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別名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大明一統志》記載:“泉有五眼,相傳漢霍去病擊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東澗,惠泉在西澗。五泉山因地處第四紀下更新礫石底部的地下潛水露頭處,泉水豐沛,明代時山上到處是泉,東西澗瀑布如長河進洩。直到清光緒年間,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畝。

    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征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湧,遂成五泉。這雖屬神話,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絕妙確為世人矚目。

    五泉山於1955年辟為公園,原有的亭台樓稅都已修茸一新,經過綠化和建設,園內曲徑通幽,現已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