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樂山大佛之謎

樂山大佛之謎

日期:2016/12/15 15:25:2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1989年5月11日,廣東省順德縣62歲的潘鴻忠老人正在興致勃勃地游覽樂山名勝。當他乘船返回時,偶然地回首對岸古塔,此時天氣晴好,他舉起相機,拍了一張風景照。5月25日,返回家鄉的潘老在朋友們索要下,將照片拿出來看,友人們贊賞不已。潘鴻忠也在一旁審視,當看到那張古塔風景照時,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壯男子仰臥,細看頭部,更是眉目傳神。老人興奮不已,示以眾人,無不稱奇。照片一傳十,十傳百,前前後後共有500多人觀看,無不驚呼:“此乃樂山巨佛!”

從樂山河濱“福全門”處舉目望去,清晰可見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軀。對映著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聯襟構成。 仔細觀察佛頭,就是整座烏龍山,其山石、翠竹、亭閣、寺廟,加上山徑與綠蔭,分別呈現為巨佛的卷卷發鬓、飽滿的前額、長長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啟的雙唇、剛毅的下颌,看上去栩栩如生。

詳視佛身,那是巍巍的凌雲山,有九峰相連,宛如巨佛寬厚的胸脯,渾圓的腰脊,健美的腿胯。

遠眺佛足,實際上是蒼茫的龜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翹起的腳板,好似頂天立地的擎天柱,顯示著巨佛的無窮神力。

總觀全佛和諧自然,勻稱壯碩的身體,凝重肅穆的神態,眉目傳神,慈祥安然,令人驚詫不已。全佛長達4000余米,堪稱奇絕。

更令人稱奇的是,那座天下聞名的樂山大佛雕,恰好聳立在巨佛的胸脯上。這尊世界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71米,安坐於巨佛前胸,正應了佛教所謂“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語,這是否為樂山大佛所暗示的天機呢?

1994年在樂山首屆國際旅游“大佛節”上,潘鴻忠又慧眼識佛。6月5日,“大佛節”降下帷幕後,潘鴻忠來到大佛處觀瞻道別,沒曾想這一道別又道出個驚奇來。

當天下午3時半,他在游船上再次細細揣摩“佛是一座山”的景觀,大佛左右兩座“石龛天王”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兩座分別為12米和14米高的龛內石浮雕,與大佛佛腳兩邊向上翹起的約12米高的蓮花座,不正好是一個巨大的“心”字麼?

樂山巨佛作為旅游景觀是確定無疑了。那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呢?這是留給世人的一謎。現在有一種推斷:據《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冰”即李冰,都江堰的創建者,“離堆”就是烏尤山。那麼,在2100多年前古人就鑿開麻浩河,造就了巨佛的頭。唐代僧人惠淨為烏尤寺立下法規:任何人不得隨意挪動和砍伐烏尤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樹,代代僧眾都視此為神聖不可違犯之法規。因而才保證烏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佛頭”千年完美無損。

但據研究樂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門的專家們介紹,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和聽說關於巨佛的文字記載和民間傳說。那麼,巨佛是純屬山形地貌的巧合嗎?為何佛體全身,人工的刀跡斧痕比比皆是呢?為什麼1200多年前,唐代開元年間的海通法師劈山雕鑿樂山大佛,偏偏選中了凌雲山西壁的棲鸾峰,並雕在巨佛心胸處呢?

再有“福全門”之謎也費人心思,要看到楚楚動人的巨佛身影,其最佳位置只有“福全門”。其他任何一處觀賞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者看上去身首異處;或是佛頭不清;或是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隱玄機,以“福”喻“佛”,其寓意指唯在此處,才可觀賞到巨佛全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