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天津玉皇閣與亦蜃樓(圖)

天津玉皇閣與亦蜃樓(圖)

日期:2016/12/14 17:24:08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三岔河口,高大雄偉的玉皇閣氣派非凡。舊時每逢“九九”重陽節,男女老少都會佩戴茱萸,登高賞菊,而玉皇閣便是極目遠眺、欣賞風景的絕佳之處。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道教廟宇“玉皇閣”,風格卻各有千秋,天津的玉皇閣可謂獨具特色、氣宇軒昂。清代天津詩人康堯衢、郭敬源、周自邰、鄭熊佳、華鼎元、馮文洵等均有佳作傳世。其中周自邰的詩篇《九日登清虛閣更為感人,清虛閣是玉皇閣的主體建築,常常指代玉皇閣。詩人通過登高遠眺,描繪出海河秋色的動人景色。

    “此日無風雨,清虛閣上游。天寒欺短發,地闊豁雙眸。萬井魚鱗屋,千帆鹢彩舟。登臨情未已,不負菊花秋。”

    在距離“玉皇閣”不遠的西沽,還曾經有一座登高佳處“亦蜃樓”呢!原來清朝初年,西沽建有“亦蜃樓”一座,聞名津門。人們登至樓頂,海河三岔口一帶秋天風物可以一覽無余。

    清初著名詩人金玉岡,有《九月五日泛舟至西沽登亦蜃樓》詩:“解纜河橋側,高吟醉倚風。遠天一水碧,斜日半村紅。舟過魚翻浦,笛吹雁下空。更登樓百尺,極目晚煙中。”

    可惜“亦蜃樓”建造不久,即被大火燒毀,後遂鮮為人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