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寨市
日期:2016/12/14 17:19:0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寨市古鎮,位於湖南綏寧,在三國蜀漢時就已建起了城池。那時叫石頭城,亦稱諸葛城,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作為綏寧老縣治所在地,也有近千年之久。古鎮曾是湖南通往黔、滇、粵的要道樞紐,也是軍事要地。諸葛亮、吳三桂、鄧子龍、洪秀全、石達開等所屬的軍隊都曾經過寨市。
清代一位詩人是這樣寫寨市古鎮的:“一座孤城萬座山,孤城恰在萬山間。無邊樹色家家繞,不盡秋陰面面環。月竹橫窗千個綠,霜楓拂硯滿凹殷。何須更著登高屐,隱幾時聞鳥語閒。”一個“繞”、一個“環”、一個“綠”、一個“閒”,四個字,基本體現了了古鎮大致的風貌。今天,我們可以把它們稍稍拓展一下,湊成八個字:“山環”、“水繞”、“綠色”、“悠閒”。
——環古鎮皆山,歷來有四山環翠的說法。
——東有雲霧山,兼雲擁天阙之勝、庵寺廟宇之藏、泉湧澗流之聲、林秀三秋之翠、奇峰對峙之勢,自明以來,即為沅湘之佛教福地、祈願靈山及覽景佳處。在雲霧山的峰頂,可以觀雲海,聽松濤、賞杜鵑。也可以在朝陽庵和寶頂庵的遺址上,尋古探秘,發思古之幽情,感人世之滄桑。
——西面是虎谿山,虎谿書院曾深藏於此。該書院原名萬峰書塾,清乾隆七年(1742)知縣董琰建。我感興趣的是它的章程碑,碑文由清進士袁寶彝書,記載了當時書院的各項事務。
其中一點,我記得很清楚:凡是與社會閒雜人員交往的學子,一律開除。這樣的校規,是不是對今天的學校教育,有些啟示呢?我在一個細雨蒙蒙的上午,步入書院遺址。細雨斜斜下,古碑寂靜無聲,書聲恍惚在耳,往事已越千年。如回到書院時代,我一定就是那位一襲布衣、清瘦單薄、搖頭晃腦,和著師長吟讀四書五經的迂腐書生。
——北邊的玉屏山,就遠一點。從古鎮某處望去,山影如屏,連連綿綿;山色如玉,含煙蘊翠。
古鎮之南,靠高功山。高功春色,曾是古鎮佳景。在筍蕨肥美、瑤草平鋪、花香襲人的春天,那些古代的文人、雅客、學子、官宦和市民們,或勒馬揚鞭,或提壺攜盒,紛紛結伴而游。或拾翠尋芳,或登高望遠,或沐浴東風,或聽泉觀雲,或飲酒作樂,或賦詩吟對,直把一個高功山,當成了世外桃源。
——古鎮和群山之間,是廣袤的良田。從冬到春,連綿著大片的油菜。從春到夏至秋,稻田依嫩綠、碧綠、濃綠、淡黃、金黃的秩序變幻色彩。漫步田間地頭,田園風光,撲面而至,牧歌情趣,一片盎然。也許,在這裡,你能找到一些曾經夢想的答案。
——莳竹水屬巫水支流,自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來,繞鎮西蜿蜒北去。大部分時間裡,河水都是緩緩潺潺、清清幽幽的。游魚歷歷可見,水草萋萋如墨。在某處河灣,你也許會偶遇一位垂釣的老者,把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默默然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