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陵的風水
日期:2016/12/14 18:00:32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南唐二陵是在1950年才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築早已不存。地宮雖在宋代就有人盜掘過,但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南朝陵墓石刻是六朝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在整個中國石雕藝術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
南唐二陵即南唐先主李弁與中主李景的陵墓,李弁墓稱為欽陵,李景墓稱為順陵。二陵位於祖堂山的西南麓,若從遠處綜觀群山,形如一條巨龍,祖堂山乃龍首,二陵正位於龍口位置,顯然,這是精心選擇的皇家風水寶地。欽陵墓規模較大,長21米余,寬10米余。陵墓有前、中、後三間主室,十是側室,前、中室為磚結構,後室為石結構。中室墓壁上繪有鮮艷的彩畫,力案有牡丹、蓮花、寶相、海石榴、雲氣紋等。據專家考證,這是國內現存最早的附屬在柱枋部分的彩畫遺跡,在建築史和藝術史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中室和後室之間有一通道,通道口的中室北壁上方橫列大型雙龍攫珠的石刻浮雕像,下方的左右兩側有一尊足踩祥雲、披甲持劍的石刻武士浮雕。後室屋頂上繪彩色天像圖,有日月星辰百余顆,下刻曲折的江河形狀,其中兩條狀如長江、黃河。欽陵曾先後三次被盜,豐富的隨葬品所剩無幾,厚達十幾公分的巨大石門也遭到了破壞。順陵是五代南唐李景的陵墓,它位於欽陵西側約百米處。陵墓規制略簡。中主在位時,南唐國勢已漸衰弱,不得不去掉帝號,向北周稱臣,因此,順陵雖與欽陵並列,但棺座上已不能用龍形浮雕。李景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绮艷婉約,如“細語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等佳句至今為人稱頌。
推薦閱讀:
中國丹霞
中國考古學家8月赴非洲尋鄭和艦隊沉船
河南文物專家稱安陽東漢大墓確實是曹操墓
考古志願者“夢回唐朝” 銅官窯體驗考古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