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規劃系教授、博導於希賢認為,國際化的思想潮流對中國風水有著深遠影響。世界文明因地而易,很多民族對世界歷史上的文明進程都有過重大的貢獻,但是歸根結蒂是兩大系統,世界是陰陽組成的太極球,一個是西方文化,一個是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淵源於古羅馬、地中海、埃及,以及演化到現代的歐美文明,這套文化系統所創造的就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科學系統。
另外一套系統對世界聞名進展的巨大貢獻就是東方文明,淵源於黃河、長江的多元一體的東方文明,這兩大文明系統長期以來是互利,都對世界文明的進展有過極大的推動,但是最近500年,特別是最近100年,東方文明因為閉關鎖國等種種原因,比西方文明已經是落後了,在經濟實力、文明影響力方面已經大大不如西方文明,可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恰巧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大的轉折時期,所以在第一次國際文化浪潮的時候,當時提出的口號是科學,而不是會說中國話,所以當時西化是一種時尚的,進步的標志和象征,所以全盤西化是當時進步的口號,在這種浪潮下凡是和中國的思維方式相關的往往都受到鄙視,凡是和西方的思維方式所不吻合的東西都被責罵,比如中藥、風水、針灸、中國繪畫藝術等等都作為落後的消極的東西要加以掃蕩。當時對中醫風水等等北洋政府是通過法律禁止的,中醫因為人民示威游行政府沒有辦法禁止,風水從此就被打入到了地下,登不上學術的殿堂,這樣慘痛的歷史已經很長時期了。
時至今日,首先在西方的一些比較著名的科學家中,他們開始注意到東方的象數,有機的綜合的看待世界,這套思維方式和理念,實際上對今天世界文明的進展,科學技術的進展有極大的作用,所以現在他們轉過來向中國學習,他們提出一個口號,世界需要中國,比中國需要世界更加迫切,他們就要向中國學習。在這樣一個世界文化的浪潮中,風水在今天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美國來說,從7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人文地理學家索爾教授就帶了韓國的尹洪基作為他的風水博士論文的作者。尹洪基認為風水來源於中國的黃土高原,他提出了這個想法,我就請他來考察,通過他了解到歐美學術界風水是有很高的聲譽的,後來我寫了一本書《中國古代建築與選址》這個書被台灣買了版權,這個書流傳到日本後,日本的風水教授度邊先生就給我寫信,熱情的贊揚21世紀我們要共同把中國的風水推向世界。
同時,在中國的一些外國使團到中國來做大使,要懂得中國文化,其中風水是很重要的一點。譬如說英國博客公司總裁到中國訪問,第一天要求了解中國文化,第一請畫家當場畫畫給他看,第二要求講解什麼是中國的風水,這樣的活動表明了在當今國際化的浪潮中,風水是為中國人征得榮譽的文化因素,我們要了解今天中國的風水,為什麼建築文化中心在人民大會堂、南京大學易學研究會,和搜房網之所以做這個節目,就是在世界思想文化浪潮中,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歡迎中國文化,其中風水是不可少的。這是我講的第一點。
其次,風水是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從世代以來民俗的傳統中可獲悉人於自然直接真實的關系是研究文化地理、建築規劃、景觀設計等等,這些東西是非常有價值的工具,所以中國有一個習俗,每當要購買房屋,修築橋梁、室內裝修、選擇村址、城址甚至國都的時候都要請風水師來參與。在西方的景觀設計、規劃設計等一套理論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哪一座城市,哪一個鄉村,哪一個有名的建築不是風水師的思想指導所做的呢,中國的風水師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而發生發展的,所以我們直接找到的證據就是6500多年前河南濮陽挖出來的大墓裡面就有青龍白虎、天圓地方的圖象,是天地人結合的文化觀念,從6500年前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們今天的南京城龍蟠虎踞就是風水,有玄武湖、有朱雀大街,這些都是風水深深印入到我們思想裡面來的東西,風水出現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什麼封建社會,它是中國的原創的建築文化,文化包括三個層次,一個是哲學的層次,二個是文學藝術世俗層次,三是建築層次,風水是第三個層次。
後來到了儒家文化的出現,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脈的時候,風水體現的是儒家文化,無不表現儒家的仁愛精神。風水是一種民俗文化,民意不可欺騙,一個優秀的政府就是應該很好的反映民意,反映民心。我主要是從文化的角度給大家介紹風水。所以我們北京大學在好幾十年以前,就把風水放入民俗的叢書裡面。現在日本也把風水放入社會學,220多所大學裡面正式開風水這個課程。台灣把風水放入民俗學裡面做。當然民俗和建築業不是非常沖突的。
再者,風水的這套思維方式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西方的科學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東方的思維方式是感悟,對客觀世界的事情認識是靠一種感悟,來認識客觀的事物,西方世界是靠實驗抽象的辦法,西方的這套科學體系實際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把它分成了若干很小的部分,比說幾何學從形狀上研究,物理學從流體力學、電學、靜力學等等方面研究。而東方這套東西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從整體的、活的方面來認識,所以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和細胞學的基礎上,治病要化驗血項。而中醫的看法是望聞問切,診斷你是不是陰陽平衡,如果陰氣太重就要補陽,達到一種陰陽平衡。中醫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建立在《易經》和《黃帝內經》上的,和西方是完全兩套系統。東方人是閉著眼睛想世界,而西方人是睜大眼睛看世界。東方是靠感悟感知世界,兩種思維系統,兩種辦法對客觀世界都會達到一個共同看待的結果,所以東方的學術和西方的科學是有很多相應相同之處的,是可以作為互補的,並不是說西方是好的,東方的東西是垃圾。
目前我們在建築文化中就要挺起自己的脊梁骨,挺起中華民俗文化的脊梁骨,要向世人莊嚴的宣布現在我們東方的已經醒了,東方的文化走向世界是控制不住的。心有感性、天人合一這樣的一套思維方式,和西方的思維方式,兩套東西是互補互通,共同創造21世紀的科學文化。今天在建築文化領域裡面我們要大力的倡導中國古代的風水建築文化。
另外,風水也是東方環境的詩性的藝術,關於詩性的景觀、藝術的設計,這種層次是對客觀世界的感受,不僅是純理性的感情,還有詩性的感情,這種詩性的感情能夠達到一種共鳴,這種境界還是最高的,中國古代的風水所追求的美是這樣一個詩性的。
歷史上有關風水的爭議,我提出的原則就是有一些東西有錯誤,有毛病,真正是迫害人民的壞的東西一罵就倒。有一些象風水這樣的東西,可以說歷來就有人罵但是不僅是沒有被罵倒,而且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所感悟。風水中有一種流派叫五音圖學說,這個說法被宋代司馬光等等加以批評,說這個是錯誤的,這樣的理論一批評就倒了,所以從宋代以後這個流派就銷聲匿跡了。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風水當中現在流傳的最重要的一本書系統的表現風水理論的是《葛布的藏經》裡面有六大觀點,其中陰陽五行觀點、活體說、經絡說、循環說等等。這些在風水裡面,從來都沒有人提出異議,都認為它是對得。我們也還畫了一些圖和現在的地理學、科學做了比較。其中有一點就是陰音說,就是你找一塊好的地方葬下去,好的生氣會使你的子孫受到好的福音,使你的子孫也能得到好的發展。
司馬光這些學者是反對這個觀點的。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這個是有道理的,他們所提出來的就是一個人的家,就象一棵大樹,樹根必然會影響到子孫。所以這樣的學說現在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但是在民間在韓國、日本,他們都是接受的,所以我所講的就是關於風水有一些人提出反對,我們歡迎。希望他把風水的書來看一看,古文獻中,風水書比中醫書要多,希望他們看一些欽定《四庫全書》皇家認可的風水典籍,先把這些書看完了之後,可以提出反對意見,在學術層面上我們歡迎他們來發表不同的意見。我們所嘲笑的,所鄙視的是那些一本風水書沒有看過,他們就靠垃圾報紙,靠意識形態來咒罵風水,這個是罵不倒的,只會被學術界恥笑。
新時代陰宅風水不易提倡,風水是延續幾千年的維持,陰宅風水是代表喪葬制度的一個東西,中國古代儒家的風水文化所提倡的還是以國計民生,社會發展為根本,所以今天如果我們提倡陰宅風水就勢必大量的侵占有用的農田,另外我也不提倡厚葬,簡葬是中華民族有秩序有能力的,一代比一代強的重要舉措。歸根結蒂我所提出來的是21世紀風水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是一個不可抗拒的國際潮流。我們要推陳出新,吸收最先進的文明成果,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