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黃金萬兩 不如有鈞瓷一片(圖)
日期:2016/12/14 18:08:14   編輯:仿古瓷
鈞窯雖屬北方青瓷系,但產品屬青瓷的特殊品類。後人對鈞窯的評價極高,近人劉子芬在《竹園陶說》中說:“鈞窯一枚,價值千金……”。鈞窯瓷品以瑰麗異常的鈞釉聞名天下。從費新我詠鈞瓷詩“雨過天青火焰青,雞血茄紫蚯蚓紋”可見其美妙之處。其基本色釉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為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這幾種色釉都有瑩光般幽雅的藍色光澤。在基本色釉上施以銅紅釉料,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釉,這樣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如藍天中的晚霞。具體呈色有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尤為紅色名貴,正如苗子詩頌:“天青月白已難得,變色海棠紅更嬌”。宋鈞窯瓷器胎質厚重,呈灰色或灰白色,其釉層凝厚,釉色有一種瑩光般幽雅乳光,給人以濃而不溢,艷而不跳之感。釉面多見“蚯蚓走泥紋”和細小棕眼。但金元瓷上基本不見“蚯蚓走泥紋”。鈞窯的興盛不但與宋徽宗密切相關,而且他的審美情趣也直接反映在鈞窯的一些瓷器的造型之中,如尊等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除此之外,宋鈞窯瓷器尚有碗、盤、瓶、盞托、枕等。洗、尊和花瓶是鈞窯的主要產品,碗盤較少,而元代碗盤則成為主要產品。鈞窯生產時間較長,從北朝中期直至元朝。後仿宋鈞者,明代僅見宣德的仿鈞盤、碗兩種,顏色均為玫瑰紅色。
月白釉出戰尊
宋,高32.6厘米,口徑26厘米,足徑2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仿商周青銅尊。撇口,鼓腹,撇足。頸、腹、足三部分分別出戟。裡外施月白釉,足底亦有釉並镌刻“三”字。此器胎質堅細,釉質瑩潤,造型雄渾古樸肅穆,氣勢雄偉。
玫瑰紫釉盆
北宋,高15.5厘米,口徑22.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通體呈十二瓣菱形,折沿,線條明朗,稜角突出,形體豐滿華麗。外觀古樸高雅。通體釉厚,外釉為玫瑰紫與青藍色錯綜掩映,絢麗多彩,濃而不溢,艷而不佻。
鈞窯月白釉紫花口碗
宋,高4.8厘米,口徑9.5厘米,足徑3.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碗口微斂,器身呈十瓣蓮花形,圈足。內外施月白釉,並點綴有紫色彩斑,如彩霞流空,絢麗多彩,幽然深邃,韻味無窮。
宣德仿鈞釉盤
撇口,廣底,矮圈足。通體施釉,釉面於紫紅中雜以藍色,藍紫相映,光彩絢麗。足內露胎,泛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