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彩組合陳設花瓶
日期:2016/12/14 18:12:18   編輯:仿古瓷 康熙五彩組合陳設花瓶由將軍罐三件、花觚二件組成。將軍罐體呈直口,長頸,溜肩,鼓腹,斂胫近底處略外撇。淺圓圈足內移,無釉澀胎光滑。圓鼓折沿形蓋頗似將軍的帽子,頂塑一蹲踞式雄獅鈕,白釉瑩潤,玉質感強,獅形活潑,栩栩如生。一只為正面獅形,另二分別是左顧右盼的回首狀獅形。造型輕盈而不失穩重,體態修長而頗具風雅。花觚造型仿自商周時期的青銅觚,觚口外撇呈大喇叭形。古樸端莊而厚實,頗具典雅的儒風。
將軍罐及花觚的胎質堅致細膩,胎色潔白潤滑。通體滿施白釉,釉質晶瑩滋潤。除將軍罐的頸部紋飾是比較簡略的通景式山水圖外,將軍罐及花觚的主題紋樣題材均是取自於古代傳奇神話鬼魔小說,如有《東游記》第三十八回中的“鐘離醫疾調兵”、《三國演義》第五回中的“三英戰呂布”、第十八回中的“陸遜被困八陣圖”和《王羲之愛鵝》等。各幅畫面自成一體,應是畫匠根據市場需要而選用的。場面氣氛緊張激戰,駿馬馳騁疆場,戰旗飛揚,將士斗志昂揚。罐的頸肩部及觚的鼓腹上下沿以錦地紋相隔。畫面裝飾以綠色釉彩為主,描繪筆法粗犷中微見細膩。人物形象刻畫逼真,山石輪廓描繪粗犷。
五彩瓷器是釉上彩中主要品種之一,俗稱“古彩”,也稱“硬彩”。五彩施彩方法僅一種以勾線後平塗填色,它創燒於元代晚期江西景德鎮窯。康熙五彩瓷器是五彩瓷器燒制以來進入最頂峰時期,這時的五彩器色彩華麗,筆線豪勁,繪技精巧,藝術造詣極高,發明了釉上藍彩以取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並將黑彩也用在釉上裝飾,成為一種純粹用釉上彩料繪制的彩瓷。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一般來說,五彩只有紅、黃、翠、紫、綠這五種顏色,用色雖不多,但是古代陶瓷藝人們卻能巧妙地運用發色效果,尤其是紅、綠兩色的搭配,構成對比強烈、鮮艷明快,古樸大方,協調統一的色彩特征。這時所表現出的花鳥、高士名姬,魚藻草蟲,雖是恬簡略貌,紅綠相間,卻也賞心悅目,意氣飛揚,這在當時用單色釉陶瓷裝飾的人們來說完全是一種全新的裝飾方法,不啻於一種清新的色彩視覺,一種可品可讀的圖畫形象地展示出來。
五件一套的大型組合陳設花瓶是專門為歐洲的宮廷豪宅設計的,從18世紀初起,就成為最時髦的西洋客廳擺設,深受王公貴族的喜愛。此套組合陳設花瓶有史可考的前主人是美國羅得島上的名門凡阿倫家族,祖上曾當過南北戰爭時的將軍。19世紀中葉以後,凡阿倫家族在羅得島上的新港造了一幢英式豪宅,又從歐洲古堡裡搬來大量古董,此套花瓶估計就是那時搬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