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彩瓷還原金代市民生活全景
日期:2016/12/14 18:10:54   編輯:仿古瓷中國是瓷的國度。在數千年的“瓷史”中,有一種瓷,堪稱元青花的“爸爸”,清琺琅的“爺爺”,舉世罕見。這就是流行於我國宋金時期的彩繪陶瓷,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紅綠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9月25日,深圳博物館攜手我市剛剛成立的又一家私人博物館——望野博物館,隆重推出“精彩·中國——公元12-13世紀彩瓷的輝煌”大展。
據統計顯示,從現今海內外公私博物館公開發表的收藏目錄來看,紅綠彩瓷收藏總量不足百件。而本次展覽共展出紅綠瓷器220件(組),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的數量最大、最為重要的一批彩瓷珍品。有鑒於此,中央電視台品牌欄目《國寶檔案》專程派出攝制組,赴深制作專題節目。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明年3月25日,配有專職講解員,在位於同心路的深圳博物館老館陳列,期間市民可免費到場參觀。
■問世:
紅綠彩開創世界陶瓷發展方向
在我國金元時代的“磁州窯類型”瓷器中,紅綠彩是最具特色的品種之一。它以鮮艷靓麗的色彩,清新灑脫的風格深受世人喜愛。早期紅綠彩瓷器,因傳世和出土器物有限,被海內外視若珍藏。深圳市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告訴記者,從現今海內外博物館公開發表的資料看,早期紅綠彩收藏總量不足百件。而本次展覽展出的紅綠彩瓷器,就多達220件(組),展品全部來自深圳望野博物館的收藏,是目前已知品質最高、數量最大、種類最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整組紅綠彩瓷器重要收藏。其中,不少重要藏品還是首次公開亮相。
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劉濤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這次展覽是具有國際水准的大展,它將會在海內外陶瓷學界和文物收藏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考古資料表明,最遲在公元12世紀末的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窯場,已出現在釉面上描繪絢爛色彩的紅綠彩瓷器。它是人類在瓷器釉面上使用多種色彩裝飾的開始。從此,瓷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五彩缤紛的時期。遙遠的金元年代,先人們首次在瓷器上描繪出的絢麗色彩,宛如一道美麗的彩虹,令人賞心悅目,歎為觀止。深圳市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說,紅綠彩的藝術成就,即使與號稱“中國古代彩繪瓷黃金時代”的清康、雍、乾三朝相比,也毫不遜色。
劉濤進一步指出,紅綠彩瓷器開創了中國釉上彩裝飾的先河。早期紅綠彩瓷器的創世以及一脈相承的元明清釉上彩瓷的風行,改變了我國乃至世界陶瓷發展的格局和方向。深圳市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表示,和以往的展覽不同,由於此次展覽展品的“獨有性”和“稀缺性”,深圳博物館研究人員非常可喜地獲得了這批寶貴的學術材料。本次展覽建立在充分的學術研究基礎之上,將融入深圳博物館的最新研究成果,讓觀眾在感受紅綠彩藝術之美的同時,還能了解展品背後蘊含的豐富社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