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念舊】高平古城記憶

【念舊】高平古城記憶

日期:2016/12/14 10:58:45      編輯:古建園林


老 街 老 巷


午後陽光把老巷曬的暖暖的


經過歲月的變遷“服務”的字樣依然清晰可見


老街中仍保存完好的老式門庭


閒聊的老人


古 樹


在青石磚上重生的小草


昏 韻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城市中高樓林立,街區一派繁華景象。在面臨大規模的拆遷重建後,舊城區中古老的街巷、宅院變得日益凋零稀疏,一些老手藝、老牌子雜貨店至今仍被保留了下來。走進市區的古城路至今仍可以清晰的看到青磚灰瓦、高牆深院的原貌。在褲裆街窄窄的巷口,老店鋪鱗次栉比的開著,人們穿梭於此,擁擠中不覺分外熱鬧。

 

  古城路又稱正大街,位於老縣城中央,南北走向,南起南門,北至市政府。街巷房屋多為明末清初時期的四合院,磚木結構,兩層樓房,有的雕梁畫棟,建造十分考究。沿街兩翼的小巷呈魚骨形散開,至今保存有鐘樓巷、西門巷、四排樓底巷、觀音巷、書院巷、學門底巷、青石圪洞巷、錫坊巷等老街巷。褲裆街位於古城路正南,中間有泫氏西街相隔,是市區中早期以開設商業店鋪為主的集散中心。褲裆街南面為岔路口,因形似褲裆而得名。褲裆街北面為紅旗商場,商場開設於1971年,是人們信賴的老牌子,至今仍絡繹不絕。南面為最早的旱冰場,在當時繁華一時,引得人們爭相玩耍。

 

  穿梭於老街巷,路面長滿了青苔雜草,一線天的屋檐流露出高牆深院的悠遠,青磚灰瓦在變遷中變得斑駁殘缺,無言地訴說著歷史的厚重感。雕刻精美的石門柱礎、壓窗石,木質門扉,在高樓的映襯下顯得孤僻而淡薄。在街角,偶爾可以看到老人圍坐在石凳上聊天的場景,攀談中人們流露出的和藹笑容,亦如古宅院傳遞出的一股溫暖氣息。街巷中一株株洋槐粗壯挺拔,繁盛的枝葉縱橫交錯,遮蓋著老宅院與新房屋。透過夕陽的余輝,整個古街巷、古院落充滿了生氣與韻味。

 

  走進褲裆街,車輛、行人穿梭於此,店鋪依舊是老式的灰瓦平房。有臨街而開的煙酒店,有推車叫賣的吆喝聲,在一片喧囂中,店主們圍坐在一旁下著象棋,臉上洋溢出喜悅自足的笑容。在老式的作坊中,微弱的燈光下人們忙碌著在制作燒餅......(李金莎 張姣)


老街一角


緊湊的老宅僅剩一線天的視線


斑斑鐵鎖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剪 影


閒 趣


馄饨店店主和他的攤鋪


老街老鋪


隨和的商家


忙碌的店主

(來源:微信公眾號“黃河新聞網晉城頻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