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壁融匯峰林

盤山公路如銀絲帶環繞在絕壁邊

磅礴的景色“謀殺”了大家的快門,誰又成就了誰的風景

站在高處看風景,涼亭是意境,雲霧是一景

打過霜的樹葉色彩斑斓,大自然自如的調色盤

清晨攀上高峰,俯瞰在雲霧的覆蓋,露出了腦袋

絕壁棧道環繞在磅礴的山體上,騰雲駕霧的感覺如同仙境

正午時分,山嶺掙脫了雲霧的覆蓋,露出了腦袋
相信很多廣東人對喀斯特地貌都不會陌生,從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到廣州附近的肇慶七星巖和英西峰林,印象中的喀斯特地貌無非就是峰林峰叢石林溶洞之類的。當我第一次聽說恩施大峽谷這個地方,腦海裡呈現的便是一幅神農架的景象:茂密的森林,豐富的自然植被,還有樂衷於在林間亂竄的小動物們……可是,當我看到網上一系列恩施大峽谷的圖片後,我震撼了!氣勢雄闊的峭壁,雄奇峻險的山嶺,這,不是電影《阿凡達》裡面的畫面嗎?為什麼在湖北會有這樣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出現呢?帶著一系列的問題,我背上行囊,來到了恩施,來尋求心裡的那些個答案。
從廣州出發,這趟貫穿湖南的列車約莫23小時來到恩施。習慣了高鐵速度的我,對於這個花了23小時車程卻只來到了湖北西南部的事實有點難以接受。為了盡早能與大峽谷見面,下了車便直接到車站轉了前往沐撫鎮的中巴,和當地鄉民一起踏上旅程。
走了一段長長的丘陵路,當車子過了屯堡,周圍的山體與剛才在山下所見的溫和有了極大的變化:地殼變動造成的山體巖石一致朝東,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仿佛路過一扇一扇天然石門,磅礴的氣勢引發了車上包括我在內的幾個外地游客的驚歎聲。陽光映照下,紅葉的溫暖稀落地遮蓋著冷峻的巖石,我無法將視線移開,這明明是進入了電影世界!我知道,一段可以讓自己幻化成任何角色的奇幻旅行就此展開。
上帝遺落在人間的絕美畫卷
有人喜歡拿黃山和張家界來和恩施大峽谷做比較,而我看來黃山是山中看谷,而恩施大峽谷是谷中看山;黃山是花崗巖,張家界是石英砂巖,大峽谷卻是石灰巖;黃山是侵入巖,張家界是機械沉積巖,大峽谷是化學沉積巖,三大景區,各具特色。
恩施大峽谷最具特色的莫過於四面絕壁凹陷於叢峰之中的,也有四面絕壁突出似凌駕於叢峰之上。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絕壁者無峰叢,有峰叢者無絕壁。在我國西南部的溶巖發育地區,這樣絕壁與峰叢並存的巖溶地貌十分罕見,據稱,這與鄂西地區處於我國地貌單元的第二級台階到第三級台階的斜坡地帶有關。同時,也與鄂西山地傾斜和江漢盆地沉降造成的巨大落差有關。攀上半山腰,舉目遠眺,峰巒如聚,碧水東流,水為山增色,山為水之廊,相互映襯,如潑墨長卷;俯首峽谷,溝壑縱橫,層巒疊嶂,馬路如長線,房捨成積木,風情各異,猶如微型盆景。
這裡沒有寺廟峥嵘,沒有香客的頂禮膜拜;沒有歷代騷人墨客游憩其間,少了吟詩作賦的附庸;沒有列嶂帶樓台、清池照窗軒,少了醉酒依欄看紅塵的情態。恩施大峽谷是一種原生態、純自然的滋味,寸寸如畫,步步為景,其絕壁、奇峰、地縫、峽谷等地質景觀,像一朵幽谷的蘭花,幸福地開放著;更像一位土家族的少女,滿含羞澀地將她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在游客面前,讓每一位游客記住她的容貌、讀懂她的身體、體悟她的神韻……
人們常愛將恩施大峽谷說成是沐撫大峽谷,沐撫這個地名尤其特別,其中自有一段來歷。相傳在過去的沐撫鎮大、小樓門一帶曾居住過一個神秘民族,清朝“改土歸流”後它沒有歸附,清政府在馬者設縣丞署對其轄制,诏令它進貢大米,皇帝回贈禮品。“沐撫”是這個民族被清王朝征服後新建的集市,取名“沐撫”意即受到皇恩沐浴與撫慰。
【絕壁棧道】
以前從沒覺得自己恐高,但當我走到絕壁棧道的第一個轉彎處,迎面來了一個扶著牆前行的大爺,嘴裡念叨著:“這雲裡霧裡的,嚇死人了,你們都別走了,太嚇人了。”那一刻,我真猶豫了。雖說這個棧道是吸取了巴蜀古棧道營造法,又結合現代鋼筋砼施工之先進工藝,科學安全,但站在棧道上,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前後不見出口坦途,走起來,正如穿越劇的名字一般“步步驚心”。但抱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理,“女漢子”決定貼著牆走完全程。
【天路】
從絕壁棧道上下來,又找回了“腳踏實地”的感覺,稍作休息便繼續前行。但才來到登天閣,這一條天梯又讓我停下了腳步,兩旁的絕壁夾著一條蜿蜒的小道伸向雲霧深處。當地人說,從登天閣到登天門共有一百八十一步天梯,一百表明功德圓滿,八十一步,說明沒有一步登天的道理,要登天必須上九九八十一步台階,每登一步離天越近一步。回味人生之路不也如此,越是看不見盡頭的路,就越具挑戰性,也意味著越接近成功。
【一炷香】
從地理學上講,由於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沖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於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於此。
旅游貼士
交通:從廣州出發,最快的方式莫過於飛機直達恩施機場,最經濟的方式就是快速列車直達,如不嫌周折,先乘高鐵抵達武漢,再轉火車前往恩施也可節省不少時間。同時廣州也有直飛恩施的航班。恩施大峽谷距離恩施市區65公裡。可自恩施航空路客運站乘坐前往沐撫或板橋的班車前往大峽谷所在的沐撫鎮,車程約2個小時。
住宿:恩施住宿方便,高級的酒店可上攜程網、同程網搜索,便宜的旅館可到學院路湖北民族學院附近覓得,標間一般80元左右。沐撫鎮上也有一些家庭旅館,早上可以坐回城的中巴車直接到景區門口。
名詞解釋
喀斯特地貌
karstlandform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比如我國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下滲作用連續,並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因此巖溶作用得以延續進行。像桂林山水就是比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峰叢、孤峰、天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