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哪有卯洞美
日期:2016/12/14 17:45:21   編輯:古建園林 九百裡酉水河上,有一處雄偉神奇、博大精深、震撼心靈、聲名遠播的自然奇觀——卯洞。古今文人墨客無不題詠作詩表達一覽神奇的心跡。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古建築專家、旅游資源鑒賞家、洞專家張良皋先生在他的《武陵土家》一書中,描寫水流每秒3400立方米通過卯洞的情景:“酉水像是通過一道巨大的城門,高歌而去。這景象比我曾經漂流過的任一峽谷都要神奇”,並題一絕:
天阙驚開瀉巨川,洞庭前路劈千山。蛟龍不是池中物,五岳當塗也枉然。卯洞,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境內,地處來鳳縣內的酉水河與湖南省龍山縣的皮渡河匯合處,距縣城37公裡。
卯洞,猶如一座雄偉的石拱橋橫跨在酉水河上,洞寬58米,高36米,長215米。它貪婪地吞噬著酉水。卯洞頂上是一座高達150米的山,企圖擋住酉水的去路。然而,“五岳當塗也枉然”,滾滾酉水洶湧奔騰,無情地穿過215米厚的石山,再劈山開道一瀉千裡而入洞庭湖。張良皋教授說:“卯洞很壯觀,是重量級的,是世界上的一絕,我都被迷住了,像卯洞這樣的奇觀,別處還沒有。”
卯洞雄偉壯美,勝景迷人,奇絕繁多。卯洞洞口外壁環形的懸崖,從聳入雲霄的山頂垂至河床,猶如利斧劈下。進入洞內,長215米的卯洞洞頂平得像現代建築的現澆板一樣。洞壁也如船閘一樣垂直。
推薦閱讀:
湖南郴州投資4億元修復古道裕後街
雲南又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
清乾隆 景德鎮窯斗彩開光農耕圖扁瓶
廣西天峨發現清代石棺古墓
讓人不解的是洞口上方60米高處的一個小洞,名仙人洞。仰望洞口,裡面好像有一欄桿。250年前,時任來鳳知縣的林異池寫了《卯洞記》,文中寫了仙人洞及其珠欄,可他也沒弄清是什麼東西。250年後的今天,洞口的欄桿仍然可見。據同治五年編纂的《來鳳縣志》記載:“相傳,漢、唐時,有徑可入。中有金杯玉著,借之者望空中誠心禱求即得。後來,有人以銅杯和錫杯還給,於是仙徑隔斷,可望而不可及。”
民俗學家葉明理《酉水探謎》書中寫道:“卯洞懸崖上的仙人洞,上距崖頂80多米,下距水面60多米,猿猴難攀,飛鳥難落。然而洞口似乎有橫豎相架的欄桿,縱八橫七,人們叫他‘仙人洞’。1992年8月30日,州、縣文物部門對仙人洞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洞口欄桿是古人所置,洞中一溜排列8具古棺,有箱子形的,有船形的,有槽子形的,隨葬物品多達200多件。其中有漢晉銅器、隋唐瓷器、宋元鐵器、木器、漆器等,其崖葬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長,隨葬文物之多,在鄂湘滇黔等有懸棺葬習俗流行的地方,實屬首屈一指。”對仙人洞的發掘,雖破解了千古之謎,但仍留下難解之謎:在這個攀援無際問魚舟之懸崖上,為什麼有這麼多千古文物?古人又是怎樣把逝去的老人葬入洞中的?這些器物精美、高檔,是些什麼人享用的?他與來鳳乃至酉水流域的開發文明有著怎樣的關系?
推薦閱讀:
湖南郴州投資4億元修復古道裕後街
雲南又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
清乾隆 景德鎮窯斗彩開光農耕圖扁瓶
廣西天峨發現清代石棺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