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東莞塘尾清代古村

東莞塘尾清代古村

日期:2016/12/14 17:52:35      編輯:古建園林

東莞塘尾清代古村

一位老人從村口的井裡打水回家

    近日,廣東省文聯、省民協通過對全省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的普查和認定,鳳崗鎮田心村、塘廈鎮龍背嶺村、橋頭鎮鄧屋村、石排鎮塘尾村、茶山鎮牛過蓢村等村落成功入選。走讀社區帶你逐個走訪這些村落,體會繁華都市中不一樣的寧靜悠遠。

    走進石排鎮塘尾村古村落建築群,能時刻感受到田園般的古樸和寧靜。村落中已經屬於文物保護的房子安於一隅,與一些出租屋交互錯落,到了傍晚整個古村落還能聞到租客家中的飯菜飄香。塘尾村曾是以血緣為主的農業村莊,建有繞村一周的圍牆,近百年來憑借良好的防御體系抵擋了多次的外敵入侵。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目前只有不到10戶人家住在古村內,但外搬村民新建的房子仍圍繞著古村落,形成了天然的保護圈。

    香港旅游團常來觀光

    塘尾村有著新興的工業區、繁華的市場以及氛圍濃厚的商業一條街,進入塘尾村,隨處可見現代化的民居以及大型的廠房。

    在五棵上百年樹齡的大榕樹圍成的休閒區,就是塘尾古村落入口處。由國務院於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塘尾村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雕塑,醒目地立在那裡。此外,塘尾村2007年5月曾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定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該村的民俗活動“康王寶誕”也於2007年11月被定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昨日上午,村民李先生在村口的小賣部店門剛打開沒多久,一輛旅游大巴就開到了前面的空地處,車上下來一批游客,饒有興致地走入古村落的建築群參觀。李先生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個月時不時都會有旅行社帶著游客過來參觀。”旅游大巴的司機也表示,旅行團中以香港團的游客為主,“在香港他們看不到這麼多有特色的古建築。”

    舊民居租給外來工

    塘尾村的古村落在明代已經形成村落,到了清代光緒年間建成完整格局,現存的古民居仍有200多座。由於年代久遠,不少古建築都已經殘舊,屬於文物保護的房屋都被保護了起來,並在門口貼上對聯以及文物保護的牌匾。

    古村落裡現存的建築以紅石做門、做窗框、做牆基,以水磨青磚築清水牆,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築構件。斑駁的牆壁下方是用青石、麻石建成的古巷。村裡的記載說,這些故鄉的巷道所用的紅砂石,來源地就是石排鎮另一個具有歷史的文物產地———燕嶺古采石場。

    隨著經濟條件好轉,村民們早就搬出了古村。負責清掃古村祠堂的村民李先生說,現在整個古村裡居住的原居民已經不到10戶人家了,“大家早就搬出去,這裡只變成參觀的地方,還有一些外來人租住的地方。”村落裡不屬於文物保護的舊房子,大部分都用做出租屋。來自四川的租客張先生說,租住在古村裡的80%都是四川的打工人群,租金在150-200元之間。正是有了這些外來人口的租住,塘尾古村落裡仍保持著生活氣息,到了吃飯時間,沿著古老的巷道走過去,就會聞到各家各戶飄出的飯香。

    有完善的防御系統

    村裡的老人說,塘尾是以農業為主的血緣村落,防御是當初村落規劃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塘尾村建有繞古村一周的圍牆,共設有28座礁樓,僅在圍牆、東南、西北、東北四個方向開四個圍門供出入,圍牆和礁樓配以周密巡防更打措施,組成了完善的防御系統,近百年來先後成功抵御了1911年清軍的搶劫和1944年石碣土匪李潮的侵犯。

    村民李先生表示,如今的塘尾村建起來的房子,基本上是圍繞著古建築群,環繞在四周,同樣起了保護的作用。

    清朝民俗活化石:康王寶誕

    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初七,塘尾村都是熱鬧異常,全村男女老幼都會在鑼鼓喧天的陣勢下,“抬大神”全體巡游———七七慶“康王寶誕”。作為東莞非物質類文化遺產的代表,康王寶誕更是堪稱目前東莞清朝民俗的活化石。

    根據村史記載,康王寶誕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遼名將康王(又名康保裔)七月初七的生日,塘尾村“康王寶誕”的民俗從清朝開始,延續至今。不少族人乘坐飛機、搭乘火車,從海外、香港、廣州等地趕過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盛事。

    據村民描述,“康王寶誕”上,戴著紅頭繩的阿婆、穿著各色唐裝的阿公、吹唢吶的、抬轎子的、打鼓的、舞獅的村民,會抬著康王出巡的隊伍從村裡的正巷開始,先到大宗祠,之後經西門而出,繞村一圈,沿途等著給康王抬轎子的村民不計其數,由此形成了康王寶誕最出名的一道儀式。

    鏈接:塘尾村簡介

    塘尾村0.8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068人。該村明代已經形成村落,到清代光緒年間建成了目前古村落中的完整格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村落占地60畝,以古圍牆為界,現存268座古民居,21座祠堂,19座書室,10眼古井,4個圍門,28座炮樓。古村落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

推薦閱讀:

夾縫中生存的雲南巍山古城

湖南寨市千年古鎮

泉州濱海古城峰尾的美麗漁村

廣東三水蘆苞古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