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市千燈鎮顧炎武故居
日期:2016/12/14 17:10:49   編輯:古建園林顧炎武故居
顧炎武(1613-1682年)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明亡後堅不仕清,易名炎武,改“忠清”之字為寧人,號亭林。顧炎武是蘇州府崑山縣人,今屬蘇州市崑山縣級市,顧炎武故居在該市轄下的千燈鎮。
顧炎武故居門外牆上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大字,出自《日知錄》,是顧氏最廣為人知之言。顧氏故居分南北兩宅,紀念館屬南宅,是顧氏祖宅,顧炎武便誕生於此。故居建於明代中期,屬江南民居傳統格局。門廳和轎廳為清初風格,大廳則為明代風格。正廳贻安堂是當時的會客廳,展出顧氏友人傅山、朱彝尊等的書畫。宅外有顧炎武夫婦墓,外圍建成古典園林,與故居連成一體。顧炎武33歲時,清軍南渡長江,他參加了家鄉一帶的抗清斗爭。
後清軍攻陷崑山城,顧母王氏絕食10天殉國,遺命兒子“無仕異代”。顧炎武果然終生不仕清,甚至以死力辭康熙帝的博學鴻詞科。由於受到一家僕和仇家的迫害,顧炎武被迫離開南宅故居,長期流徙各地,包括山東、山西、陝西等省,晚年居陝西華陰,卒於山西曲沃,歸葬故裡。
顧炎武深惡晚明空疏學風,力倡經世致用之學,為學旨在探求“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開清代樸學先河,名著包括《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