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古塔千年地宮揭秘
日期:2016/12/15 15:25:1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新華社杭州3月15日電(記者慎海雄 張樂 張銀曙)在雷峰塔地宮的捨利函中沉睡了1000多年的珍貴文物,終於在世人面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專家今天上午宣布,雷峰塔地宮捨利函內的文物已全部安全取出。
捨利函的開啟工作是從昨天晚上19時整開始的。在浙江省博物館山洞庫房恆溫恆濕的模擬環境下,在除銹之後,重達100多公斤的鐵函被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考古人員隨後對捨利函進行清淤,經過4個多小時的工作,依次從函中提取了金塗塔、方形銅鏡、鎏金銀盒、皮帶和小藍玻璃瓶等6件珍貴文物。
捨利函開啟不久,一尊通高35厘米的鎏金銀質金塗塔引起考古人員的興奮。這座塔的底座呈方形,邊長為12.6厘米,在柔光下閃著熠熠銀光。由於捨利函內曾經進水,故底座略帶一些鐵紅色的水銹。方形塔身邊長12厘米,四面飾有佛祖故事題材的淺浮雕。塔身上四角各有一根山花蕉葉,呈三角柱形矗立,各面上均有人物形象,記述著佛祖一生的佛傳故事。塔身正中矗立著五重相輪,相輪上飾有忍冬、連珠等紋樣,十分精美。雷峰塔考古隊隊長黎毓馨說,與前不久在雷峰塔的天宮中發現的金塗塔,這座塔的做工更為考究,造型更為精美,代表了五代時期吳越國最高的工藝水平。
透過金塗塔塔身镂空處,還可以看到塔內放置著的一個金質容器。考古人員初步斷定這應該就是金棺。根據出土的文物和文獻分析,金棺內應是吳越王錢俶供奉的佛螺髻發無疑。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所長曹錦炎稱,由於金棺是被完整地焊封在金塗塔塔身內的,出於對文物的保護,考古隊將不打算打開金塗塔。他同時還說,這座純銀質的金塗塔不僅工藝精美,而且保存十分完好,在考古發現中十分罕見,當屬國寶級文物。
在金塗塔的下方,是一個鎏金的銀盒,高14厘米,口徑為20厘米,因地宮早年滲水,盒內還殘留有積水。盒蓋上飾有繁缛纖細的雙鳳纏牡丹紋樣,四周等距分布著“千秋萬歲”四個楷字。銀盒旁繞著一根皮腰帶,帶扣保存十分完好。皮帶的皮革雖然已經腐朽,但紋路痕跡卻清晰可見,上面還鑲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銀質飾品。
在捨利函的底部,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了絲織品的痕跡,絲織品的上方覆著一面直徑約為20厘米的圓形方角的銅鏡和一只鎏金的銀台飾,銅鏡的鏡紐上猶有絲帶穿系。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只藍色的葫蘆狀玻璃瓶。
至此,雷峰塔地宮內的千年之謎已被全部解開。本次考古的相關負責人稱,地宮出土的所有文物將被送到國家有關部門再次進行權威鑒定,並最終確定文物的存放地點。
文物專家稱,雷峰塔地宮中發掘出的眾多珍貴文物,對研究我國南方當時的經濟社會文化、風土人情、對外交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