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龍溪古鎮位於四川雙流縣境內,地處錦江、鹿溪河匯流處,牧馬山與二峨山隔江對峙,曾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諸葛亮囤重兵在此。據《水經注》載:“武陽有赤水其下注江”,這裡的赤水即指黃龍溪。此後,梁虞在《荔鼎錄》中也有這樣的記載:“蜀章武二年,黃龍見武陽之水九日,鑄一鼎,像龍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黃龍”。經歷兩千年的滄桑巨變,黃龍留下的多為明清建築。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石板路,老式的門板,古色的招牌,青瓦粉牆,翹角飛檐,镂刻精美欄桿窗棂,無一不給人以古樸古色的感受。走在由正街、新街、橫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和巷子街等7條總長1000余米的老街上,仿佛光時倒流了。特別是那僅200多米長的正街,就有3座保存完整的古寺--- 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寺,寺中有街這一奇特的文化遺存,和著鎮外碩大的金華庵、觀音寺、大佛寺,給黃龍添足了古意。
[page]
黃龍地方不大,卻到處彌漫的是人們虔誠的信念。默默靜立在鎮上的6株千年古榕,被許願的人們掛滿了紅綢帶,卻又生出嫩嫩的新芽。這或許便是起緣,急不得,慌不了,緣分到了,奇跡自然就發生了,世間的萬事萬物無不如此的。
行走黃龍,沒見宏大的宗祠,也沒見豪門深院,但沿河而立的古鎮卻很有“水城”的味道。在習習晨風中,坐在江邊的吊腳樓上,一邊品嘗河鮮美味,一邊觀看兩岸楊柳輕拂,江水東流;抑或就在客棧的露台上,臨風而坐,沏一杯清茶,翻幾頁閒書,過著自己喜歡的悠哉游哉的生活。
黃龍溪最有特色的還有它的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閒、雅致的享受。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古鎮還會舉行耍火龍、水龍等娛樂活動。
黃龍溪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觀賞,黃龍溪因龍得名,因龍而靈,龍佛、龍寺、龍燈、龍舟,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龍文化主題。正月的燒火龍,四月初八放生會,端陽節賽龍舟,還有代代相傳的府河號子,民間兒歌、童謠、諺語、扯響簧、翻筋斗。踢毽子等。
在這裡任何一處你都可以坐下,在任意一處都可以停留,在任意一景都可以注目,對任意一物都可以遐想,憑吊古物,品玩老街、尋覓人文、寄情山水,你可以停停走走,絕無時間的急迫,也無內心的激蕩。偶爾,會心一笑,湊近玩味,蓦然回首,有把自己當風景的人在看“風景”報之以微笑,微笑定格在古樸的街道上,古色的屋檐下,古香竹木椅上,古舊的門檻上,久久不會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