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鼓樓之鄉肇興寨村

鼓樓之鄉肇興寨村

日期:2016/12/14 23:58:5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神奇的土地,古老的民族,迷人的文化,這兒有您感受不完的人文風情,民族風情,山水風情;還有別具一格的吊腳樓,聳入雲霄的木鼓樓.…肇興寨村帶您走進一個遠古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世界肇興寨村亦名肇洞,為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黎平縣城南72公裡,坐落在群山環抱的山間壩子之中,肇興河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穿寨而過。全寨分三個村,為全國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是黎平最具代表的民族風情及建築群遠觀肇興寨村全景:中間凹,四周高山,呈長方形,塊塊聚落,似船狀形。
肇興寨村歷史悠久,寨中有鼓樓5座,花橋5座,戲台5座。寨中一條主要街道由東而西,兩旁建有學校、鄉政府和民居,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栉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進入肇興寨村,先得走過風雨橋,即花橋。有鼓樓的地方就有花橋,站在橋上就可以看到戲台,故有“五樓五橋|誡台”的美稱與現代的橋相比,它最大的特色是有瓦蓋成的頂,能讓人們避雨、躲冰雹。而且,橋兩邊各有一條長凳,供人們休憩。夜幕降臨後,一對對青年男女在橋上對歌,唱得人情意蕩漾。鼓樓與花橋相映成趣,從上往下數依次為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和信團鼓樓,5座鼓樓恰如5朵荷花,分布在仁義、禮、智、信五個自然寨。鼓樓均為木質結構,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另立副柱加橫枋豎立於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結實牢固,扣合無隙。鼓樓,由全寨人集資修建,是吉祥、興旺的象征,是侗寨和侗族族姓的標志,是侗族群眾休閒的場所,是年輕人社交的場合,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是集會議事的要地,是傳遞信息或報警的工具。鼓樓具有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結構獨特、用途多樣等特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民族民俗文物價值。


肇興寨村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日或賓客臨門,侗族群眾歡聚於鼓樓、歌坪,舉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娛活動。歌類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蟬歌、踩堂歌、攔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敘事歌、童聲歌等。侗歌聲調婉轉悠揚,旋律優美動聽,尤以多聲部混聲合唱扣人心弦,轟動海內外。每隔一年於中秋節舉行一次的蘆笙會,主、客競相吹奏比賽,笙歌陣陣,熱鬧非凡,極為壯觀。

旅游TIPS: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寨村,黎平有機場,貴陽和凱裡有直達黎平的班車。在黎平汽車南站可乘坐到肇興寨村的中巴,每天17班(含途經車)票價18元,車程2小時。黎平縣旅游局0855―6223684。旅游公司0851-5212289。

溫馨提示:肇興興寨村美食眾多魚腸醬、蟹黃、白蘸肉、裹蒸粽、魚凍等皆為食之上品,味道鮮美。另外,村頭肇興中學所在的山頭可以看到肇興寨村全景。肇興郵政招待所和文化站招待所附近有許多小店,賣當地特產紀念品等,也有很多當地人在那裡兜售自己做的手工藝品,價錢不貴,很適合饋贈親友和收藏紀念。住宿方面可以投宿當地居民,10—30元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