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農家稻草煮飯和炒菜的清香飄散在百年鋪就的巷道上,這裡仿佛是古人那種雞犬相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現,感受著這樣生活的真實和虛無,體會的是一種與世隔絕的奇異生活。
高山村,人稱“進士村”,座落在廣西玉林市北面五公裡處的大容山西南余脈的山坡上。明萬歷年間(1574年),村裡便辦起了“獨堆坡書房”,隨後各個家族競相開辦啟學蒙館、大館、私塾等,到清未全村共有15間。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清末150年間,高山村共出4名進士(玉林科舉時代共中進士24名),21名舉人,193名秀才,民國至今共出了約300名大學生。
高山村群落不大,約三條小巷散落在村裡,保護的也不太好,大都已壞的差不多了。古村內共保存有明清宗祠13座,古民宅60座150幢,古閘門6個,古青磚巷道9條,以及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古石碑、古石礅、石柱一大批。明清時代的進士匾、文魁匾、楹聯、畫像、古線裝書籍、壁畫、灰塑、木雕、雕花屏風門、龍鳳床、椅等,這些富含歷史文化內涵目前尚保全完好。
古宅房梁上的馱梁獸,房柱與房頂是不直接接觸的,而是在柱頂守衛著一只馱梁獸,似獅似麒,穩定的趴在房柱上,堅挺的背著沉重的房頂。過眼雲煙,轉瞬就是上百年。它在居高臨下的關注著房子主人的興衰變遷,悲歡離合。
游覽高山村古建築大概需要一天時間,村裡有定期的山歌隊演出,還有現場剪紙和制作茶泡表演等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