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桃坪羌寨:羌族建築藝術的活化石

桃坪羌寨:羌族建築藝術的活化石

日期:2016/12/14 23:58:2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桃坪羌寨至今保存著原始羌寨建築文化藝術,它位於岷江上游,依山而建,所有的建築都是用石塊壘砌而成的,遙看羌寨,那一片黃褐色的石屋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其間林立的碉樓就像是一座地勢險要的古堡,桃坪羌寨因此而得名“神秘的東方石屋”之稱。
在這裡可以看到高高聳立的“羌碉”和古樸神秘的羌房,以及“迷魂陣”--那是羌族祖先們為了防御敵人的侵略而修建的。





這裡是石頭建造的藝術世界


在桃坪羌寨,你可以品嘗到風味別致的羌族美食,欣賞熱情奔放的羌家歌舞,還可以買到許多特色的羌繡工藝品。
寨內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峭的山勢依坡逐坡上壘,其間碉堡林立。以古堡為中心築成了放射狀的八個出口,出口連著甬道構成路網,本寨人進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宮。寨房相連相通,外牆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構,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圍牆,保留了遠古羌人居“穹廬”的習慣。民居內房間寬闊、梁柱縱橫,一般有二至三層,上面作為住房,下面設牛羊圈捨或堆放農具,屋內房頂常壘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塊卵狀白色石頭)。堡內的地下供水系統也是獨一無二的,從高山上引來的泉水,經暗溝流至每家每戶,不僅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作消防設施,而且一旦有戰事,還是避免敵人斷水和逃生的暗道。 地震後,新建了羌寨,但老寨還保留著原貌,有九十八戶人家居住。
桃坪羌寨修建有幾百年歷史,在2008年相距十七公裡的汶川512大地震把羌寨周邊新建的民居都震垮了,桃坪羌寨卻經受住了考驗,沒有發生垮塌,可見羌寨建築之牢固。





從成都自駕至阿壩,一路藏羌風情無限。5.12地震災後重建,每家每戶的房頂上都立了國旗:上書“感謝人民,感謝黨!”,這一路紅旗標桿排列頗為壯觀。成都至理縣路況都非常好,成灌高速-都汶高速-G213國道-G317國道,途經的512汶川地震搶險路段是全程免費的,但是一路限速60很頻繁,隧道很多也很長,道路兩旁都是高山屹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