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昭化古城的三國文化旅游線

昭化古城的三國文化旅游線

日期:2016/12/14 23:58:1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

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是劍門蜀道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古城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其嘉陵江水在此洄瀾,水系宛成,太極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

廣元唐家河
唐家河是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珍稀動物為主的森林生態綜合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元市青川縣西北角,距成都300公裡,九寨溝200公裡,廣元200公裡,青川縣城喬莊70公裡。保護區內不僅有大熊貓,而且還有數量較多,密度極大的扭角羚大型獸類。親臨唐家河的游人,有機會觀賞到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這裡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和完好的生態植被,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對人體大有裨益的負氧離子。夏秋季節雲海日出,那浮光躍金的雲海使你感受到大自然瑰麗多姿。涼風習習,四野一片蔥綠,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金秋時節,山山嶺嶺五彩斑讕,色彩絢麗,使人領略大自然的無窮魅力。置身其中的你會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贊歎不已,流連忘返。

羅江縣龐統祠墓
龐統祠、墓,坐落在金牛蜀道最後一道屏障羅江縣鹿頭山白馬關,是安葬和紀念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龐統的地方。龐統祠墓周圍古柏掩,挺拔剛勁,蒼翠蔥郁,傳說有為張飛親手所植者。遠肓參天的古柏林,似綠雲翻騰,氣勢壯觀;近看枝葉,霜皮溜寸,黛色參天,據測祠內所存兩株古柏,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梓潼七曲山大廟
       七曲山大廟位於綿陽城附近梓潼縣境內的一座幽靜的山上,從綿陽到梓潼的路非常好走,時間約需半小時。
  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建築恢宏。大廟始建於晉,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晉代張亞子而立的“亞子祠”,元初,張亞子被封為“文昌帝君”後,在此建造“文昌宮”,後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形成了一組結構宏偉、體系完整的古跡建築群,整個大廟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為文昌宮和關帝廟的總稱,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群所組成。
  七曲山大廟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廟依山造勢,極其宏偉壯觀,古建築、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既為祭祀聖地,又是風景名勝區。每年文昌帝生日時,梓潼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非常熱鬧。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位於廣漢城西十一公裡處的三星村,這裡發掘的大量古蜀國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玉石禮器、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古城牆、住宅遺址等,說明這裡曾是古蜀國都城,並已被列入我國古代五大商城之一。特別是1986年7月至9月發掘的兩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最讓人吃驚的有金杖、大銅人立像、大型人面具和青銅神樹。另外還出土有青銅頭像40余種,面具10余件。三星堆這批前所未有的珍貴文物的發現把古蜀國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一千五百多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