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湖北歸元寺

湖北歸元寺

日期:2016/12/15 15:18:4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歸元寺位於漢陽翠微橫路20號,始建成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素有湖北首剎之稱。
  全寺占地70多畝,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陸續建成大雄寶殿、藏經閣、鼓樓、涅般堂、羅漢堂等殿堂樓閣28棟,殿捨200余間。寺院內林木蔥郁,與巍峨的殿閣建築協調一致。其中羅漢堂供奉有500尊泥塑全身羅漢,是該寺院重要特色之一。為國家重點佛教寺院,也是湖北四大佛教禅院之一。
歸元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占地兩萬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整個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這是它在建築布局上與其他佛寺的主要區別。
  歸元寺開山祖是白光、主峰兩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他們游方到漢陽興國寺研究藏經,同時行醫,行善三載。漢陽富商孫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 動,故此民間出錢修建歸元禅寺。“歸元”二字出自佛經《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意指萬法歸一,方便於人的門道多得很。“禅”是“思 維”、“靜慮”、“棄惡”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與儒學相結合的派別之一。
  大多數寺廟之銘牌,均橫書懸嵌於寺廟三門之楣,而歸元寺為直匾,全國罕見,堪稱叢林一奇。清道光(1821-1850)之前,歸元寺名橫書,道光皇帝欣聞白光、主峰行善積德,功德無量,親賜玉玺一方,其上陽文篆刻“敕賜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師之印”,以嘉其行。此後歸元寺地位在佛教叢林中大大提高,寺名改為只有皇帝御賜玉玺的建築方可使用的直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