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鎮是浦東最後一塊文化遺產,它的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完整性、原真性,不管是從歷史文化角度評價,還是從旅游休閒角度觀賞,在浦東都是獨一無二的。新場的桃園是南匯區一年一度桃花節的主景點之一,該園所產“新鳳蜜露”桃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標志。
新場鎮交通:南匯的主動脈----滬南公路貫穿新場的腹部,滬蘆高速公路由北向南穿越全鎮,規劃中的下鹽公路、申江南路、浦東機場路、R3輕軌及航三公路、橫新公路在鎮域內成五橫三縱交叉通過,交通優勢十分優越。鎮區距市中心35公裡,約半小時車程;距浦東國際機場25公裡,20分鐘即可到達。
新場鎮至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水鄉古鎮格局。3公裡長的明清時期的老街、20萬平方米的清代、民國時期的建築群、20多幢三進門以上的明清大宅院這些都被譽為上海江南水鄉風貌的“處女地”、“浦東原住民生態博物區”。 進入新場古鎮的橋正在修,艱難跨過後,坐上一輛三輪車往小巷一拐,便是另一番天地了。彎彎曲曲的窄巷,兩旁都是老式的江南民宅和店鋪,靜靜的,偶爾有老人、婦女、小孩走過,也都是淳樸的鄉村情色。曾去過那裡的徐和平先生帶著記者來到南山禅寺,寺旁兩棵參天銀杏古樹都有700歲了,佐證著建於元代大德10年的古寺歷史。古寺很靜,可隨意進入,也無人收香火錢。香煙袅袅,但不見僧人。廟是新翻修的,基礎及梁柱卻有不少老的。其中有間小屋,據專家說是明代甚至元代的古物。有意思的是,這個僅0.69平方公裡大的小鎮,佛教、道教、基督教均留下了建築遺存。 沿河而造的老宅大多是舊時大戶人家的宅子,大門面對著街巷,有高高的風火牆。古鎮上幾乎每個宅子都有風火牆,十幾米高,四五十米長,有的長達六七十米。站在高處眺望,蔚為壯觀。內宅多在三進以上,雕梁畫棟。老宅背後通向小河,有私家的駁岸,那駁岸的基石據專家說色澤淺白的是元代遺物,石砌的台階從河面直接通入宅院,上有屋檐遮雨,這奇特的格局他處罕見。老宅多有私家的橋(現在都是公用了),跨河通向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