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泾的景致在江南水鄉中是很獨特的。在三橋景區,站在任何一座橋上,娜清楚地觀賞到相鄰二座古橋優美的風姿,這在江南水鄉是絕無僅有的.相比周莊的雙橋也顯得更勝一籌。楓泾有的是濃郁文化底蘊.在小鎮中游覽.除了美麗的景色。就是豐富的文化景觀了。離楓泾不遠的上洪村是金山農民畫的主要發源地和創作地,開上車要不了一會就能到,這是不能不看的,金山農民畫是和戶縣農民畫齊名的民間美術作品。而從鎮中一大批近、現代名人藝術家的故宅、展館裡,我們能領悟到大師們奮發進取、頑強拼博的一生,同時留給後人何等的啟迪!
楓泾景點:
丁聰漫畫館
丁聰是我國當代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之一,他以“小丁”署名的諷刺漫畫.吸引了眾多漫畫迷。陳列館坐落在古鎮北大街421號,主樓是五開間二層的民國時期建築。整個陳列館設1個前言廳、7個展室,分別展出丁聰的諷刺幽默作品、名著插圖作品和人物肖像作品等。
程十發祖居
程十發出生於楓泾,是畫壇知名的國畫大師。程十發早期生活過的和平街151號祖居是一座三埭兩天井後帶花園的宅院,展出了程十發部分畫作。
三百園
宋代建築三百園是一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園主叫陳舜俞。大宅院記錄了陳舜俞豐功業績與坎坎坷坷的人生,每幢房子都反映了他仕途的艱辛歷史。現園內展示了三百多件展品.有百燈、百籃、百行等代表物件,故稱“三百園”。
火政會
在廊棚一條街的東首,是民國期間楓泾東區火政會所在地。這是上海地區僅存的較為完整的一處近代消防機構受當時上海租界救火會建築風格的影響,門面牆被改建成了西洋式。大廳裡擺放著幾大件舊時救火設備。
朱學范生平陳列館
朱學范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始人之一,新中國首任郵電部部長。其故居是一座清末民宅,其父朱壽山及祖上幾代都居住在此。”朱學范紀念館”表達了家鄉人民對他光榮一生的深切懷念和崇高的敬意。
施王廟
施王廟,俗稱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409號是楓徑重要的道教勝地,建於明代。分前、中、後三殿.廟前還建有放生池,池上建有拱形石橋,稱王橋。
楓泾三橋
楓泾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眾多.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位於生產街西頭的楓泾三橋景觀由清風橋、竹行橋、北豐橋組成,三連.組成一道難得的風景。
金山農民畫村
金山農民畫村地處民風潭樸的中洪村,村子位於楓泾北首,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的村民們把民間印染、刺繡、木雕、灶壁畫等民間藝術巧妙運用到繪畫中,以江南農村多姿多彩的生活習俗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為題材,用樸實的手法,首創了散發著泥土芬芳的金山農民畫。
另外.鎮上還有人民公社舊址、老街長廊、丁蹄作坊、錦繡中華微縮景觀、古戲台等景點。
住在楓泾:
老鎮中心有幾家小旅館,價格很便宜,但不好停車。 楓泾新鎮區建設得很好,條件好的賓館較多。
人民旅社:楓徑老鎮景區中心三橋廣場
大眾旅社:中大街和新徑路交匯處
金軒假日酒店 :楓泾鎮楓陽路318號
上海華天假日賓館:楓泾鎮中華新路469號
吃在楓泾:
楓泾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河鮮品種繁多。古鎮的餐飲業很繁榮。其中“唔呶喔哩”酒家位於古鎮中心生產
街65號,菜肴以本地菜為精華,注重原汁原味,富有濃郁的當地特色。如紅燒豆腐干、童子雞、菜鹵蚬、紅燒肉、薰拉絲等都是店內的拿手好菜。
楓泾購物:
楓泾丁蹄、狀元糕、金楓黃酒和天香豆腐干是楓泾的著名特產。丁蹄要到丁義興食品廠內去買.比旅游街上便
宜。紅紅的嫩菱,塊把錢1斤.分量足,可以生吃。
自駕游楓泾指南:
線路指南
參見的七寶的線路指南。
車沿滬寧高速公路東行至安亭樞紐後,轉行上海的A30公路,南下至大港樞紐後轉行A8(滬杭高速公路),西行至楓泾出口,再從320國道(嘉楓公路)西行十分鐘,從第一個紅綠燈右轉到楓泾鎮。
線路狀況
參見七寶狀況描迷。
旅游服務
參見七寶狀況描迷。
泊車情況
楓泾鎮上停車很方便。在古鎮南邊的主入口處有田園停車場,在古鎮北邊的副入口處,有白牛停車場.晚上均可停車。古鎮周邊小街較多,都和古鎮相通,也可將車開到鎮內的邊緣臨時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