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是孕育北方文化的重要的搖籃之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西遼河的上游,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東南與通遼市和遼寧省朝陽市毗鄰,西南與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連,“燕雲十八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金庸筆下的契丹勇士就生長於此。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地處克什克騰旗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邊緣。該地植物區系復雜,具有很強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樣性和脆弱性,同時具有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沙地雲杉又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好該地區的沙地,雲杉及其它動植物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曾批准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這次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志著赤峰市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國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長說:“赤峰的旅游資源確實很豐富,也很有特點,今天完全改變了我對赤峰的印象。”“現在人生有‘三看’,看大海、看草原、看沙漠、是人生之夢,你赤峰可以圓這個夢。”“人生三看在內蒙,赤峰圓您人生夢。” 赤峰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造就了多山的地貌。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於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我市黃崗梁林區。一些山勢挺撥,林木茂密,風景秀麗,古跡遺存,可做為旅游資源開發。主要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茅荊壩、罕山、烏蘭壩、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巖溶洞穴 位於喀喇沁旗樓子店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巖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現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余米,有大小洞廳十余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巖溶形態。據專家考察,該地可能還有尚未發現的更大洞穴。
在赤峰地區發現的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為典型。在海拔1500米,方圓約2平方公裡的范圍內,有大小冰臼300多個,最大的直徑達10多米,最小的只有幾公分。並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有較大的觀賞和科研、科普價值。目前正籌建中國第一個冰川(遺跡)公園並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湖泊水庫 達裡諾爾湖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湖,面積258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0米。湖區盛產瓦氏雅羅魚。以達裡湖為中心,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草原、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保護區。在保護區內,棲著16目33科134種鳥類,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3種,是草原生態旅游的理想之地。2002年,國家文物局在認真考察評估的基礎上,確定了15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赤峰旅游(17張)。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的遼上京遺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唯一項目被列入其中。遼上京遺址保護工程包括一整套系統工程, 其中重點項目有遼上京防洪大壩、周邊環境治理、對古城內部的考古挖掘、遼上京遺址展示園區的建設等,預計經5~10年的建設,將使遼上京遺址保護工程初具規模。 經國務院批准,白音敖包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掛牌儀式10月15日在克什克騰旗舉行。國家林業局資源保護司、法規司、自治區林業廳、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內蒙古大學、赤峰市政府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掛牌。
巖溶洞穴奇觀:第四紀冰川遺跡造型獨特的橫向石林 赤峰市西拉沐淪河兩岸,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的組成部分,有“八百裡瀚海”之稱。翁牛特旗的其甘、布日敦、勃隆克山等地,是典型的科爾沁沙地發育區。到此旅游,既可以一睹“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沙漠風采,又可以體味沙漠與綠洲、湖泊相生相伴的沙地獨特景觀。 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個,比較大的有達裡諾爾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赤峰市水庫20余座。其中旅游開發價值較在的有紅山、打虎石、玉瀑、白音花、沙那、馬鞍山和草原水庫等。2002年,國家文物局在認真考察評估的基礎上,確定了15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赤峰旅游(17張)。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的遼上京遺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唯一項目被列入其中。遼上京遺址保護工程包括一整套系統工程, 其中重點項目有遼上京防洪大壩、周邊環境治理、對古城內部的考古挖掘、遼上京遺址展示園區的建設等,預計經5~10年的建設,將使遼上京遺址保護工程初具規模。 經國務院批准,白音敖包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掛牌儀式10月15日在克什克騰旗舉行。國家林業局資源保護司、法規司、自治區林業廳、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內蒙古大學、赤峰市政府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掛牌。
赤峰市水庫20余座。其中旅游開發價值較在的有紅山、打虎石、玉瀑、白音花、沙那、馬鞍山和草原水庫等。
赤峰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造就了多山的地貌。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於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我市黃崗梁林區。一些山勢挺撥,林木茂密,風景秀麗,古跡遺存,可做為旅游資源開發。主要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茅荊壩、罕山、烏蘭壩、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巖溶洞穴 第四紀冰川遺跡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寧城縣等地多處發現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國內外目前發現的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形態各異,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顯的古冰川遺跡……在國內外實屬罕見,堪稱‘世界奇觀’”。
沙地風光
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個,比較大的有達裡諾爾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達裡諾爾湖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湖,面積258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0米。湖區盛產瓦氏雅羅魚。以達裡湖為中心,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草原、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保護區。在保護區內,棲著16目33科134種鳥類,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3種,是草原生態旅游的理想之地。

赤峰達裡諾爾湖
位於喀喇沁旗樓子店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巖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現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余米,有大小洞廳十余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巖溶形態。據專家考察,該地可能還有尚未發現的更大洞穴。
赤峰的歷史遺存有遼上京遺址、遼中京遺址、大明塔;特色看點有赤峰十景、那大慕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