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人尋味的"八卦圖"地形。
古上甘棠村有雌雄二水。雄水源於高山雨水;雌水,源於石灰巖地下水。雄雌二水匯合處,山環水抱,確是一方風水寶地。上甘棠村依山傍水,村莊依山構成八卦圖中的"黑魚",河流繞抱村莊部分狀似八卦圖中的"白魚",合起來就是一副完整的八卦圖了。
二、村內的古建築保存完好。
目前,村內仍保存200多幢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和大量的明清建築,如明弘治六年(1493年)的門樓、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的文昌閣、清末時期的石圍牆等,還有一批明顯帶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築。
三、摩崖石刻家譜完整。
村西南的月陂亭,為一天然石亭,古驿道穿亭而過,在月陂亭數十米長的石壁上,镌刻宋、元、明、清4個朝代的24方古代石刻。據考證,這裡的石刻是由上甘棠周氏家族在一千多年間陸續镌刻下來的"家譜",主要內容是讴歌上甘棠村的美好風光和周氏家族在該村進行的各項建設,共有功德碑、勸谕文、感懷詩、八景詩等內容。其中,乾隆年間,永明縣令臨的南宋忠臣文天祥書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格外引人矚目。考古專家稱,由一個家族在一千多年裡镌刻下來,專門反映這個家族發展史的摩崖石刻,在湖南省還是第一次發現。它對於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鄉村歷史、民俗,尤其是本地的歷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四、新奇的"狀元磚"傳說。
上甘棠村南面有一座三孔石拱橋,名日"步瀛橋"。椐悉,這座石拱橋是湖南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橋。歷經元、明、清修繕,千百年來聯系著村前的古驿道。石拱橋身的一邊已有不少磚石脫落,形成一溜缺邊。據說從前這個村裡一旦有周家子弟考取了狀元,橋邊橋頭就會有磚石自動脫落,因為村裡"金榜題名"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線殘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