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三月騎行古徽州

三月騎行古徽州

日期:2016/12/16 19:14:11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2012年的三月,春天有些姗姗來遲,持續的陰雨,讓人更感冬日陰冷和漫長。三月的下旬盼望到太陽露出了小臉兒,春回光明媚,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開始了盼望已久的旅程。

  三月的古徽州讓人心馳神往,白牆灰瓦間,馬頭牆、牌坊下、宗祠旁,黃燦燦的油菜花,正綻放出春天裡最艷麗的色彩,還是那句說得好:“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煙火萬家的徽州,一切都值得艷羨與驚歎,厚重的歷史積澱在徽州的每一個角落裡,你可以走近並觸摸它。

周五下午,自駕4+2方式,出發前往屯溪,入住黃山華美達酒店。待安頓好房間,已經快8點了,直奔屯溪老街,選了老街第一樓,這家餐館網上口碑不錯,臭桂魚和毛豆腐當然不會錯過,不知是不是因為肚子餓了,菜很好吃,量又足,只是價格不算便宜,可能這家店做的是品牌的緣故吧。

  周六一大早,自駕從屯溪前往歙縣的南源口,新安江山水畫廊從此處漸入勝境,車子沿著江邊的路慢慢行駛,可以欣賞沿途的景色。這個季節新安江沿途是各地驢友的聚集地,一路上,遇上多個騎車和徒步的隊伍,每年清明前後的周末,各地的戶外俱樂部都會組織來這裡活動。
近來雨水太多了,江水不是記憶中的那麼清澈,渾濁的江面沒有了“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的美感和意境。晴朗的天氣對於騎車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但游山玩水卻失去了某些詩情畫意。綿綿春雨下賞花踏青,應該最有味道了,特別是在山水畫廊般的新安江邊,清明時節雨紛紛,如細絲如牛毛的春雨中,兩岸青山綠水,村落農捨披上了薄薄的霧紗,行走在江邊,猶如走進了春江花月夜的世界。不過有失必有得,連日的冬日陰雨過後,難得在陽光下撤撤野,心裡也充滿陽光。

  我們的車被當地村民攔住了,一問才知,是要我們買票,這山水畫廊不能免費觀看,協商後給我們團體票的待遇。不久,一大群騎友也被攔下了,騎車的人多勢眾,協商不成,沖關而過,設卡的村民急的大喊:你們到了前面還是要買票的。

我們原來計劃是沿途找個地方停好車,拿出小折,就在江邊風景好的路段騎車的騎車,徒步的徒步,然後再驅車前行到深渡,沿江的這段路不算長,也就20來公裡。設卡的村民告訴我們,往前走去深渡路不通了,要返回南源口從外圍繞過去,因為路上有一座橋正在重建,騎車走路可以過的去,汽車是開不過去的。

  就在買票問訊時,我們當中最小的編外隊員已經興奮地爬上了車頂,這個小淘氣從家裡出發時,還有些不情願,被她的父母哄騙出來,隨著活動的展開,興趣漸增,無論騎車還是爬山徒步,體力充沛,往往處於領先,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隊伍中,最有意思的是會獨自問我,等會我們什麼時候集合,哈哈,這小家伙非常有組織紀律性。




因為前方的路不通所以打亂了我一天的活動計劃,於是決定放棄中午深渡午餐、下午去昌溪古村落的行程,臨時調整方向,上午就在江邊騎車,中午返回歙縣,下午去唐模古鎮。

  漳潭是江邊一個規模不小的村落,新安江在此處來一個大拐彎,我們在江的對岸,隔江相望,可以看到村中那棵有名的古樟樹,此處是拍攝新安江風景最有名的地方,網上可看到這兒的美景。我們停好車,拿出小折,開始沿江騎行,暫時結束四輪,進入兩輪模式。

小折幫一行是二人,駕四輛車,攜9輛小折車,也算是不小的小折車隊了,隊員年齡跨度很大,最大與最小的兩名臨時隊員竟相差近70歲。這樣的隊員結構注定此行是休閒騎行,讓全家都來分享沿途的美景和騎行的快樂。

沿江騎行了一段路,果然看到了路斷了,有大型機械正在作業修橋。見有一條清澈小溪從山谷中流出匯入新安江,沿溪一條水泥村道蜿蜒拐入小山裡,風景很好,我們就順著路騎進去了,小路上很安靜,基本上沒有機動車,小道散落的農捨,金黃的油菜花,雞犬相聞,鳥語花香,仿佛闖入了一個世外桃園。

如果不是今年陰冷天氣拖住了春天回歸的步子,這個時節應該是油菜花競相怒放,一片片金燦燦的花海,引得群峰狂舞。略有遺憾的是我們來得有些早了,花已經開始開了,但沒有成片,正在含苞待放,追隨春天的腳步,等待時機綻放美麗。

 順著小溪流往山裡騎,進入了一個古色古香的村莊,整個村落沿河而建,呈狹長型分布,由於交通不便,村莊不太受世人所知,非常難得地保持著生活和環境的原生態,穿村而過的小溪很清澈。

來新安江騎行或徒步的,一般是不可能到這個小山村裡的,我們也是誤闖誤撞進來的,開始也不知這個村子的名字,用GPS定位後,用谷歌一查才知原來這個村子叫漳嶺山村。




中午原路駕車返回到歙縣,在徽州古城附近找了一家餐館吃午飯,菜色不錯,價也不高。下午的行程是去唐模景區,從歙縣驅車過去不遠,到了景區附近後,本想在景區外面的村捨田邊騎車徒步,後經提議把四輪車停在唐模,騎兩輪車去五公裡外的潛口,那裡的民居可以去看一看,而且是免費參觀的。

當小折幫進入潛口民居景區時,頓時引來眾人的眼球,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長槍短炮對准了我們。幫中的小淘氣更是受到了明星般的禮遇,成了小折幫的明星。

潛口民居是一個免費景區,景區中建築都是重新修建的,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將散落在附近的十座典型的明代建築集中一處,形成了今天獨具風格的明代山莊。將這麼多不同結構的古代建築集中在一起,讓人覺得少了一份來自生活的真實感,少了一份歷史的滄桑。我覺得建築也是有生命的,一旦離開了原來相依相補的環境,建築可能已經失去了它的魂。不過,如果是出於方便保護以及便於游人快餐式地了解徽派的建築風格,這樣做還是有其一定的道理,難怪這裡是愛國主義基地。

周六的晚餐臨時決定就在潛口的一農家吃,這得益於有隊員先前踩過點,四輪加兩輪的4+2模式的靈活性得以充分體現,當然這也需要隊員間的理解和默契。出行前的紙上談兵只能定一個大的方向,有時計劃趕不上變化,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小分隊的活動容易溝通和調整。有時旅程中的一些不經意的改變,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農家後面有一個院子,院子裡種了綠油油的各式蔬菜,我們點餐可以直接擴展到菜園中,吃到了十足的農家菜,這頓晚飯讓人回味無窮,價格也給我們驚喜不已。




周六晚上回到黃山華美達酒店,一天的徽州之旅,也有些辛苦了,那就去醉溫泉好好地享受一番吧。黃山醉溫泉三面環山,綠樹環抱,設施相當到位,在網上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入住華美達酒店泡溫泉是最方便的,相臨而座。由於是周六,看似去溫泉的人很多,由於規模不小,也感覺不到人擠人的尴尬。

周日一早,從屯溪出發,前往石潭。在歙縣下高速後走324省道,省道繞著高速走,風景很好,車子不多,在到達霞坑鎮前有一小路指向石潭,這條七公裡長的山路,新鋪的拍油路面,伴著小溪蜿蜒伸入到群山中,風景極美,路邊不時有宣傳畫:石潭,中國攝影基地。

  每年清明前後,各地的驢友和攝友都會雲集石潭,沖著這裡漫山的油菜花,各大戶外俱樂部的春季出游計劃中,石潭是不可或缺的,石潭這個名號,對真正的驢友來說,應該是如雷貫耳的。

  到了石潭,發現村子幾乎快要被驢友們占領,幸好沒有導游帶著游客前來湊熱鬧,也許石潭只是個民間推崇的攝影基地,不是廣而告之的景區。

石潭是一個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古村落,民風淳樸,村民大多姓吳,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不收門票,連臨時停車場停車都是免費的,為了應付人流高峰,還專門出動警力來維持秩序。

在這裡,徒步爬山是賞景的最好選擇,有幾條經典的徒步路線,可以沿途欣賞漫山的油菜花,我們走的是北山嶺一線,出了村口就開始有山路上山,爬了一段以後,眼前豁然開朗,山坡上出現大片的油菜花,雖然時節尚早,未到盛放期,但眼前的景色還是讓人興奮不已的。

從石潭隨著溪流有山路可以到昌溪,路不遠,很多驢友都喜歡走這條徒步路線,這次就錯過了,希望等下次有機會再來走一走這條經典徒步路線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