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在鼓浪嶼的慵懶時光

在鼓浪嶼的慵懶時光

日期:2016/12/14 23:55:19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鼓浪嶼

這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的小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館”和“音樂之鄉”、“鋼琴之島”的美譽。在小島上,除了環島旅游電瓶車外,沒有其他機動車輛,只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安寧。徜徉於那些安靜古樸的街巷,在年代久遠的老別墅裡重溫昔日的繁華,參觀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登上日光巖一覽整個廈門島的美麗,嘗一碗皮脆餡鮮的魚丸湯,吃兩個香甜可口的葉氏麻滋,這樣的日子讓人想起來都沉醉。我常常對自己說,等哪天中了頭彩,就在這島上買幢老屋,開間小店,聊度余生。這樣的想法終究只是夢,我只能一次次走上這小小的島嶼,感受美好的時光。


鼓浪嶼

傍晚的時候從輪渡出發,夕陽灑在海面上泛起星星點點的光芒,如同綢緞的細碎光澤,小木船上的漁民悠閒地劃著手中的木槳,陽光勾勒出身體的輪廓,帶著海水味道的涼風掠過臉龐,輕輕拂動頭發,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幾分鐘的渡船很快靠岸,熙熙攘攘的龍頭路是鼓浪嶼上最熱鬧的街市,也是最能體味小島上市民的日常生活的地方。走過賣魚丸的小吃店、買肉松的老字號、趕海回來的漁民的挑子,走上泉州路的時候,四周逐漸歸於安靜。拐個彎走到安海路,三一堂的尖屋頂赫然出現在眼前。從筆山洞邊上的斜坡往上走,再順著樓前的窄小巷子右轉,繼續向上。一路很安靜,聽得見路邊樹上葉子掉落在地的聲音,和自己因為上坡氣喘吁吁的聲音。路邊的圍牆越來越高大,路勢不斷上升,一棟棟老別墅風格迥異。林文慶別墅、亦足山莊、觀彩樓、春草堂,這些老房子在夏日黃昏的暮色中迎面而來,讓我喜歡的有些措手不及。




鼓浪嶼與廈門島相隔只有幾分鐘輪渡,夜晚過去也極其方便。那夜我們再中山公園附近,突然生了要上島的念頭。坐車,過渡,上岸,不過半小時,雙腳便踏在那島上了。深夜的渡船很安靜,我們在二樓船尾的椅子上看夜色裡的廈門,一點一點遠離島上的燈火,海風吹得人渾身惬意。看那些星星點點的燈火,明亮閃爍。這樣兩個島,一大一小,隔了幾分鐘的海路,深夜從一個島趕到另一個島的事情,在別的城市只是想想也就罷了,在這裡卻能實現。這夜玄月如鉤,月色依然,我生怕啪啪的鞋跟聲驚擾了那安靜,脫了高跟鞋拎在手上,雙腳一寸一寸地量著這小島的街巷。
這個小島每處都給人許多驚喜,每處都讓人感覺無限癡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