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湖北黃梅五祖寺

湖北黃梅五祖寺

日期:2016/12/15 15:18:4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禅宗五祖大滿禅師弘忍於唐鹹亨三年(672 年)創建,位於黃梅縣東12 公裡的東山,當時稱東山寺,後世改稱五祖寺。 弘忍是唐高僧,對禅宗發展頗有貢獻。他在東山寺授徒時,不用傳統 的《楞伽經》,而改用《金剛般若經》。從此,這種傳習法成為禅宗授徒 的定。弘忍選拔接班人的方法也很別致,曾今弟子們各作一偈,以分辨其 司性高低。高徒神秀作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指拭, 勿使惹塵塵埃。”弘認為慧能的悟性高,所作偈能見本性,而神秀的悟性 略遜一籌,所作偈未見本性,於是將慧能定為接班人。弘忍所倡導的這種 禅風影響深遠,早已波及東南亞和日本,每年慕名而來五祖寺的參谒者至 今不衰,且有與日俱增之勢。 由黃梅縣乘汽車可直抵東山山麓,下車後沒石徑登山,經一天門、二 天門即至山門。五祖寺建於山腰,亭閣樓台、殿宇僧捨皆為綠樹翠竹所遮 掩,彼此有重門相通,小路相連,是典型的廊院式布局,極富園林情趣, 有“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山門內的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天 王殿、大雄寶殿、麻城殿、真身殿。真身殿後是通天門,門外有石徑直通 東山主峰白蓮峰。麻城殿左右建有聖母殿、觀音殿。 麻城殿即毗盧殿,據說它當初是麻城縣善男信女出錢出力修建的。古 代交通不便,麻城縣又地處大別山區,但他們穿山越嶺,將本地生產的磚 瓦,一塊塊、一片片地背到200 余公裡外的東山。此情此景感動了黃梅縣 人,便將此殿稱為麻城殿,以資紀念。 真身殿是弘忍圓寂後停放其真身的地方,故稱真身殿。現在,真身早 已不存,裡面只供奉著弘忍的塑像。真身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畫棟雕梁, 飛檐翹角,十分雄偉。善男信女至此,無不頂禮膜拜,以緬懷先賢。 東冊風景優美,古跡眾多。從一天門至白蓮峰,長達3 公裡,游人不 僅能感受到“鳥鳴雲間樹,泉流澗底灘”的清幽意境,而且能欣賞到釋迦 多寶如來佛塔、十方佛塔、飛虹橋、大滿禅師塔、講經台、授法洞、捨身 崖、棋盤石、蓮花洞、白蓮池等著名景名。其中,釋迦多寶如來佛塔、講 經台和白蓮池都與弘忍有關,分別傳為他死後的埋骨處、生前的講授佛法 處和手植白蓮處。這些古跡,更是遠近聞名,務須駐足觀賞,千萬不要錯 過。 由五祖寺折回黃陂後,還可一游四祖寺。四祖寺與五祖寺齊名,是五 祖之師四祖道住的講經說法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