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蘇州磚雕,磚雕廠家,磚雕圖案

蘇州磚雕,磚雕廠家,磚雕圖案

日期:2016/12/15 1:23:28      編輯:古建築結構
磚雕是蘇州古典園林小品的一種,水磨磚的細膩質地和淺灰色調較好地與園林氣氛取得協調,磚雕高超的技藝手法和題材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加強了園林的藝術感染力。門樓是磚雕集中的建築,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磚雕門樓尤以網師園為出色。
進網師園大門,穿過轎廳“清能早達”,即是主廳“萬卷堂”。天井南面為門樓,高約6米,雕镂幅面寬3.2米,全部用水磨磚構成。中間有“藻耀高翔”磚額,意為文采出眾;兩邊空雕“文王訪賢”、“郭子儀上壽”戲文圖案和獅子滾繡球圖案,下飾三個壽字;其他部位有蔓草、祥雲、蝙蝠、蓮藕、錢幣等圖案,整座門樓充滿福祿壽喜的祥和氣氛。
“文王訪賢”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出戲文,說周文王繼承王位後,求賢若渴。一天他外出打獵,在渭水北岸偶遇持竿垂釣的姜太公。姜太公雖年逾古稀,對天下形勢卻有精辟見解,胸懷安邦定國方略。周文王自覺相見太晚,馬上懇請姜太公出山輔助王政,拜為國師。周文王在姜太公輔助下,積蓄力量,終於為武王伐纣取得勝利奠定基礎。網師園門樓采用“文王訪賢”內容,意在取其“賢”。賢德是要求文人達到的很高目標,孔子雲:“見賢思奇焉”,這裡表示園主有很高的修養。
“郭子儀上壽”也是一則戲文。郭子儀是唐朝重臣,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亂。他生有七個兒子,八個女兒,無疾而終。郭子儀被看做福、祿、壽、子、樂集於一身的吉祥人物。網師園門樓采用“郭子儀上壽”紋樣,為子孫滿堂的祝壽景象,意在取一個“壽”字,象征吉祥。
網師園門樓的如意磚雕有很深的涵義。關於如意《辭海》寫道:“器物名。用竹、玉、骨等制成,頭作靈芝或雲葉形,柄微曲。供搔背或賞玩等用。《晉書 王敦傳》:‘詠魏武帝樂府歌,以如意打唾壺為節。’”其實,如意還用做朝臣的儀物、儀仗的兵器。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記載:“古人用以指揮向往,或防不測,故煉鐵為之,非直美觀而已。”由於如意用途廣泛,所以材料也各不相同。
如意頭部采用靈芝和雲葉形。古人把靈芝看做仙草,認為服用後可以長生。班固《西都賦》:“靈草冬榮,神木叢生。”承德避暑山莊有“芝徑雲堤”,相傳,康熙初來賞景時,跑來一只梅花鹿,嘴裡銜著一株三徑三頭的大靈芝,拍到康熙皇帝面前哞哞鳴叫,並圍著他轉了三圈才離去。康熙當即命人按靈芝形狀修建長堤,把湖面分成左右兩半。此傳說象征康熙皇帝是聖人下凡。民俗圖畫中靈芝和柿子一起,名“百事如意”。雲經常與神仙安排在一起,因此雲紋象征吉祥。靈芝形似雲紋,有神奇功效,故二者象征義相同。
從另一面看,如意又是隨佛教傳入的佛家器具。佛教中有一菩薩名“如意輪觀音”,為六觀音之一,法相手持如意寶珠和寶輪,分別表示滿意眾生祈願和轉法輪,密宗稱“持寶金剛”,有六臂。《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手持如意寶,六臂身金色。”因許願宏大,深得信眾愛戴,這是如意紋深入民間的又一重要原因。道教盛行時,靈芝、祥雲也象征如意。
值得注意的是門釘的數目,按中國傳統的數字觀念,“九”為極數,是象征宇宙神秘的數字,帝王專用。皇宮宮門有“九路釘”,橫九排豎九排,共八十一顆釘,象征至尊。網師園萬卷堂門扇的磚豎行為二排半,每排九塊磚,每塊磚用四顆釘固定,共九十顆釘,兩扇門共一百八十顆釘。按古代律法,當以嚴懲。估計此門為清代後改制。
藕園載酒堂的磚雕門樓也很精美,額題“詩酒聯歡”,反映文人雅趣。立體磚雕人物故事,可惜在“文革”中遭嚴重破壞,殘留部分仍顯出高超的雕刻藝術水平。藕園的另一處門樓磚雕雖不及載酒堂精細,但結構簡潔嚴整,厚重沉穩,凸顯額題“厚德載福”中的德之“厚”和可“載”的意象,使“德”具象化。
藝圃的磚雕門樓額題為“剛健中正”,可謂浩然正氣,這在充滿書卷氣的蘇州古典園林中僅此所見,這是與特定的歷史有關。園主是文征明曾孫文震孟。實在文震孟於明天啟元年考中狀元,時已50歲。後官至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為天啟、崇祯兩帝講課,態度嚴正,為人剛直。由於抵觸魏忠賢及其遺黨,終於被排擠削職,回鄉後第二年便抑郁而亡。其弟文震亨也與馬士英。阮大铖之流相抵抗,最後伴隨晚明而死。據載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6月又攻進蘇州城,文震亨避進陽澄湖。清下令剃發,文震亨聞而投河自盡,被人救起,絕食殉國,其死也剛烈。門樓額題“剛健中正”四個字是文氏兄弟品格的寫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