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世博會台北館見聞(下)

世博會台北館見聞(下)

日期:2016/12/14 22:50:36      編輯:古建築結構

  下篇:“無線寬帶-寬帶無限”

  很多到過台北的人說,台北城市不是最大,城市經濟發展或許也不是最佳,但“台北的便利生活”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台北案例館裡,有兩部很美的短片,一部是侯孝賢導演的《台北·生活·微笑》3D短片,描寫台北的一天,幾個年輕人在早上上班的地鐵上正在用筆記本電腦上網。另外一部《台北,讓生活更美好》的短片描寫了台北一家人的生活,其中就有遠程醫療的畫面,兩部短片都不約而同地展現了台北的無線網絡生活。

  台北的“無限寬帶-寬帶無限”建設至今已逾10年。從1999年起,台北以“多用網絡、少用馬路”的核心理念,推動“網絡新都”計劃,加強電子化政府服務及提升市民數字生活應用。

  2003年起,新的“網絡新都”計劃以“數字城市、行動台北”為目標,致力於建設全市公眾無線局域網絡,積極將台北市建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

  2007起,台北更以“智慧城市、優質生活”目標來推動“智慧城市”計劃。以電子化政府、網絡化小區與數字化生活為策略目標,提高市政服務的質量與效率、鼓勵市民參與建立友善小區。

  這一年,台北市無線網絡建設的AP數目達4200個,覆蓋面積為133平方公裡,平均覆蓋了台北市90%的區域,經國際認證機構認證,台北已成為“全球最大公共無線寬帶網絡城市”,台北人可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筆記本電腦上網。

  當年台北提出“多用網絡,少用馬路”,很大原因是為了解決市政服務難題,十余年過去,台北人的生活因“無所不在”的無線寬帶應用服務而變得十分便利無限精彩。

  這裡記錄的只是台北案例館展示的部分台北市民的“網絡生活”:

  推動市民健康管理服務。市民可記錄下每天的血糖、血壓等數據,建立個人健康數據庫,並可匯集健康體檢、個人與家族病史等信息,就診時方便醫生調閱與診斷。

  推動趣游台北地圖導覽服務。地鐵站裡設置了多媒體信息機,市民可通過手指觸摸查詢台北的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各種信息,下載交通路線、店家優惠券。

  1999市民熱線服務。市民可以打電話反映大至市政建設的缺失,小至街燈不亮等問題,都會迅速得到應有的處理。通過傳真與短信,即使有語言障礙也能進行交流。

  公交車動態信息系統。市民可及時知道公交車位置動態信息,節省等待時間,提高公交出行意願,還可了解即時路況、停車信息,避免找不到停車位或陷入擁堵。

  此外,“無線校園”計劃打破了傳統的教室界限,帶給學生更加靈活的學習與教學環境,“行動辦公”解決方案讓“台北市:行動工作者的天堂”的理想實現指日可待。

  未來的台北將以打造“智慧城市、優質生活”為目標,將台北建成一個“水岸、人文與科技的台北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