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石窟文物退化的不可逆轉性,甘肅今年開始對其境內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窟、雲崖寺石窟、木梯寺石窟和天梯山石窟進行數字化處理。擁有了“數字化檔案”的這些瀕危珍貴石窟將得到永久保存。
甘肅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負責人王旭6日向中新社記者坦承,石窟文物主要是保存時間已經非常久遠的壁畫和塑像,現存的東西已經不多。同時這類文物相對比較脆弱,且其存在的病害和問題基本是不可逆轉的,要想通過技術手段等措施使它恢復到過去那種相對完好的狀態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我們需要對文物的信息進行全面收集,保護這些文物的信息也就是保護了這些文物的價值。”王旭透露,按照國家文物局部署,甘肅首批試點建設數字化檔案的石窟共有5處。目前,於去年新晉世界文化遺產的麥積山石窟已有15個洞窟擁有了“數字化檔案”。
事實上,通過數字化技術保護文物的嘗試始於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為應對莫高窟不可逆轉的退化,敦煌研究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通過利用數字技術為莫高窟建數字檔案。目前,已有近百個洞窟完成數字化處理獲“永生”。
“莫高窟的數字化對甘肅乃至全國石窟文物的數字化進程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王旭表示,長期以來,此次選擇的5處石窟壁畫和塑像還沒有來得及開展全面和有效的保護工程,保護措施不是非常完善,其迫切需要建設數字化檔案。此外,這些石窟處於不同時代、具有較高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