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蘇州5萬顆紐扣“扣”牢古鎮西塘

蘇州5萬顆紐扣“扣”牢古鎮西塘

日期:2016/12/16 18:02:26      編輯:古代建築
  2月9日上午,位於嘉善古鎮西塘的夏冠明紐扣精品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據悉,夏冠明先生系蘇州紐扣世家,一生致力於紐扣的收藏和研究,他收藏的紐扣時間跨度大,涵蓋范圍廣。2005年夏老病故,曾立下遺囑,希望將其收藏的紐扣全部捐獻給政府,但首選地是蘇州,嘉善有關方面獲悉後,積極爭取,5萬多顆紐扣終留西塘。

  

  古鎮又添新亮點

  “我們今天來對了,我們捐贈對了,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夏老的遺孀李倩雖已年近九旬,但依然神采奕奕,昨天上午,她緩步走在夏冠明紐扣精品陳列館時,一個勁地唠叨著,“西塘是紐扣之鄉,老伴是紐扣大王,這樣的捐獻才是實至名歸,才更有特殊意義啊!”一起陪同前來的夏老子女也紛紛表示,陳列館的正式對外開放對他們一家及西塘古鎮都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據了解,捐贈西塘的紐扣總共有52000顆,它們做工精細、用料講究。“就材質而言,有金銀銅鐵錫鉛鋁、珍珠翡翠瑪瑙等;就年代而言,從西周至近現代;就題材造型而言,有青銅帶鉤、帶扣、帶佩、搭扣,有長衫馬褂上的套環扣等;涉及的地域有美、英等十多個國家。”西塘古鎮管委會顧問韓金梅先生告訴記者,藏品中不乏精品,如古代特殊材質的紐扣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而鑄有“918”、“128”字樣的雪恥扣及孫中山擔任大總統時期的總統服上的紐扣等則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目前,展示於紐扣博物館中的紐扣則是夏老收藏品中的精品,主要分成玉石類、金屬類、紀念類等,這些紐扣讓每位前來參觀的游客都能清晰、系統地學習到從古至今人類服飾及紐扣配飾發展的演化道路。“夏老的紐扣數量、種類之多堪稱全球之最,不僅本身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且對提升中國紐扣之鄉——西塘的知名度有很大益處,對西塘古鎮的旅游業也會有促進作用。”該鎮有關負責人表示。

  

  感人的臨終遺囑

  那麼,被譽為蘇州“紐扣大王”的夏冠明為啥把收藏的紐扣捐獻給西塘呢?這還得從夏老的一份遺囑說起。2005年,91歲的夏老在生命的彌留之際,跟親人說了一個事情,他希望將其收藏的紐扣完整地捐出去,因為它們是中外歷代服飾文化的寶貴資料,但首選地在蘇州。“他當時唯一掛念的就是他的紐扣,一定要我們答應捐獻,我們承諾後,他才安靜下來,一個小時後就走了。”夏老的子女說。

  韓金梅先生向記者透露道,夏老的老伴及8個子女隨後達成共識,他們為了完成夏老的遺願奔走相告,但聯系蘇州本地的一些博物館和企業後,結果都不是太理想。蘇州幾大博物館或沒有合適的展館和資金支持,或因為其他種種原因,最終都沒有下文,“有的地方嫌他的東西太瑣碎,有的地方答應展示一個階段後,就要收起來,不會長期展示。”

  實際上,西塘有關方面早在夏老生前就跟其接洽過,但因為夏老對首選地的要求,幾次商談都沒取得進展。夏老家人在找尋蘇州藏家沒有結果後,把捐贈的地點劃定在了錦溪、同裡和西塘3個古鎮中,並給相關部門寫了信。讓人意外的是,信沒寄出去幾天,西塘鎮領導就親自來了電話。此後,短短一個月內,西塘古鎮管委會負責人又多次上門,夏老家屬最終同意將這些紐扣交給西塘。

  

  曾在當地引爭論

  《一個“世界之最”遠走西塘》、《“五萬紐扣”無奈遠走西塘》……2006年6月,當夏老家屬同意將收藏的紐扣完整地捐給西塘後,蘇州當地媒體第一時間披露了這一消息,流露出的都是對蘇州的寶貝流入他鄉的惋惜,其中一篇報道直言:“西塘離蘇州不遠,而5萬顆紐扣終究出城遠去,留給蘇州幾許遺憾。”

  “這個消息被蘇州人知道後,他們對當地的博物館等提出了質疑,可以說是引發了不小的爭論,都說浙江人又搶先了一步,網上也是罵聲一片,給我們雙方都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韓金梅先生告訴記者,時隔幾個月後,寧波人瞄上了蘇州的又一寶貝,此事再次被提起,當地的晚報又發表了《好東西一定要留在蘇州嗎?》等評論文章,表達了“只要是忠於歷史,忠於原生態,出於保護之本身,何必迫於自身的狹隘而耿耿於懷”的觀點,爭論自此告一段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