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村”堆廢料 古建築破損嚴重
日期:2016/12/14 12:03:33   編輯:古代建築 談起莆田的歷史名村,不少老莆田人都會提到東陽村。這個位於荔城區拱辰街道的歷史名村,先後出過11名進士,更有“祖孫父子兄弟叔侄三世五進士”的佳話,東陽村內有多處明清建築群,1993年被莆田市列入第二批文保單位。
但這樣的一個歷史名村,如今面臨著房屋倒塌、古跡破損等問題,有的古建築還被當成了臨時廢料集散地。
古建築僅存15處大多年久失修
昨日,記者驅車來到東陽村,在村口看到一個“東陽明清建築群”的文保牌匾。進到村子裡,記者看到一些古建築門口堆滿了工業用的廢布條,這些廢布條來自附近的加工廠,一些村民將這些廢布條以低價賣出。而古建築的牆壁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牛皮癬”。
在村民劉老太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另一處老屋內。她告訴記者,這座老屋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屋頂橫梁刻花精美,但因為年久失修,加上當時村民窮苦,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牆體已經坍塌,“現在的這堵牆是我們自己砌上去的”。
記者從東陽村老協會獲悉,該村歷史上建造過九宮十八祠,都是典型的莆田本地建築,懸山頂配紅磚紅瓦,淇源書院就是其中一座。1993年,東陽明清建築群被列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原先的古建築現僅存15處,且大多年久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