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千年古鎮李莊換“新顏”

千年古鎮李莊換“新顏”

日期:2016/12/14 12:01:23      編輯:古代建築
    趁著2015四川國際文旅節的“東風”,千年古鎮李莊迎來了最大力度的改造工程。7月底,改造後的古鎮將全新亮相。

    李莊古鎮已有1460年建鎮史,因鎮內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裡樁”而得名。這裡既是沿江而建、自然風光得天獨厚的景觀小鎮,又是具有豐富歷史遺跡的文化名鎮。值得一提的是李莊獨特的抗戰文化。抗日戰爭期間,李莊人民“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16字電文發出後,國立中央研究院、同濟大學等10多所教育科研機構共1.2萬余人遷入當時僅3000余人的李莊,隨遷而來的大批學者如傅斯年、梁思成等更是在此生活長達六年,使李莊成為當時全國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此次改造工程中,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千年古鎮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而李莊古鎮又會以怎樣的新貌示人呢?

    新增景觀有看頭。經改造後,獨具特色的臨江河堤路“醉愛一公裡”、新游客接待中心、糖文化體驗區等一批文化新景,將首次呈現在游客眼前。

    其中,“醉愛一公裡”是入鎮的主要道路,沿途有梁林故居等文保建築,設計中涵蓋了人文山水的寫意思路,著力打造一條獨具李莊生態人文特色的景觀道路;新游客接待中心設計靈感來自於李莊現存歷史建築中大量的坡屋頂元素,將其運用到梁柱及門窗設計中。同時,對李莊的歷史文化進行直觀化展示,各街道將新增傅斯年、童第周等十大文化名人雕塑。

    原有歷史文化建築全面提檔升級。原有的東岳廟、張家祠、祖師殿、胡家大院等地分別布展為同濟工學院舊址陳列館、中央博物院舊址陳列館、同濟醫學院舊址陳列館、川江航運陳列館等,同時還原梁林舊居,復原其生活工作場景。

    系列文化活動提升景點活力。改造完成後,李莊將從歷史文化角度出發,舉辦李莊抗戰文化研討會、中國建築史文化研討會等學術文化活動;從地方特色出發,舉辦李莊白肉第一刀刀工展示、李莊白糖會等市民活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