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亭古街計劃重修清代育嬰堂
日期:2016/12/14 11:57:11   編輯:古代建築
曾經1000多平方米的朱亭育嬰堂只剩下斷壁殘垣。
8月10日,循著朱亭正街古道,一座古建築映入記者眼簾。緊鄰著它的,已是現代化的民居。
這座被荒廢已久的建築已是斷壁殘垣,雜草叢生。200多年前,這裡曾是育嬰堂,也就是那個時候的“孤兒院”。
株洲保存最完整的育嬰堂
“這已經算是株洲目前發現的最完整的育嬰堂了。”湖湘文化志願者協會原會長彭水明介紹,此前,渌口鎮發現了2個育嬰堂的遺跡,外牆內飾全部不在了,只殘留一塊碑文證明它的存在,馬家河還有一處,也是如此。
記者見到,育嬰堂內部的泥土地,被附近居民用做了菜地。唯剩一塊“堅強存活”的石碑在訴說著這個地方當年的使命。
刻著碑文的石碑被“夾”在了後期磚砌的斷牆之間,後人無意之舉,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石碑。細看,百年滄桑沒有使碑文漫漶,字樣清晰可見。
據記載,該座育嬰堂建於清乾隆、嘉慶之間,由當地鄉紳齊炳雲、肖傳登等人倡修,鄉人募捐修建。
1937年,又由當地鄉紳何寶璜,蘭莫卿、譚梅誠等十多人重整。
曾遭大火原貌不再
“育嬰堂,就是古代的孤兒院,是慈善機構。”湖湘文化志願者協會會長易偉仁介紹,這裡曾是收容棄嬰和孤兒的場所。待他們長到18歲,就會離開。
朱亭鎮港街社區的何衛紅打小就在周邊居住,她的口述將遙遠的記憶拉回大家的眼前。“我有記憶以來,這裡就已經不做育嬰堂的用處了。印象裡,裡面用像竹席一樣的東西隔開,每一個隔間都很小,估計只能容得下一張床。”
據不完全考證,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育嬰堂被政府收回,租售給私人使用。後來一對賣豆腐的母女曾在這裡居住。
育嬰堂之前一直有2層,2005年,一場大火將除了大門和外牆的地方夷為平地。據了解,當時是由於對面的木材店起火,殃及了這座百年老建築。
重修方案正在制定中
朱亭鎮政府干部文志敏說,除了有部分坍塌,這座育嬰堂的房屋結構尚存,由於年久失修,目前已經成了一棟危房。
他介紹,包括育嬰堂和裡面的石碑在內,朱亭鎮政府已經派了專人,對朱亭古街的古代建築進行看護,禁止村民損壞和破壞,不再為建新而拆舊。
同時,朱亭古街已列入重修計劃,將根據古街的原貌對其復原,而育嬰堂也在計劃當中,目前重修方案尚在制定當中。
曾經1000多平方米的朱亭育嬰堂只剩下斷壁殘垣。
曾經1000多平方米的朱亭育嬰堂只剩下斷壁殘垣。
被夾在牆壁中的育嬰堂石碑。
被夾在牆壁中的育嬰堂石碑。
被夾在牆壁中的育嬰堂石碑。
被夾在牆壁中的育嬰堂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