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的五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都是經過了多位專家學者現場勘測和評審,對各鎮、村的建築原貌保存度、現狀規模、歷史價值、風貌特色和保護利用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其傳統建築保存較為完好,歷史遺存較為豐富,具備成都市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條件。
日前,成都市政府同意將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邛崃市夾關鎮命名為成都市歷史文化名鎮,將崇州市三郎鎮鳳鳴村、崇州市文井江鎮大坪村和蒲江縣朝陽湖鎮仙閣村命名為成都市歷史文化名村。
這五個“新晉”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究竟有何特色?日前,記者先後到各鎮、村進行了實地探尋,為讀者一一解讀。
都江堰市青城山鎮 都江堰市青城山鎮一直以來都備受游客青睐,其境內的泰安古鎮,古韻十足。有史以來,便是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驿道上之重鎮。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後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境內保存較好的川西山鄉民居古鎮風貌,更是增加了古鎮文化氛圍。在這裡,修身養性,遠離城市人工的阻礙,盡情地與大自然接觸,是尋找寧靜與古韻之味的理想去處。
邛崃市夾關鎮
作為川西最早的南絲路驿站,邛崃市夾關鎮早在2300多年前就以它奇特的自然優勢聞名遐迩。它既處於天台山麓又位於平落古鎮之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山水風貌雄偉壯觀。境內除了保存完整的茶馬古道外,各類古樸民俗文化更是別有一番韻味。至今仍得以傳承的唱山歌、耍龍燈、獅燈、馬馬燈、幺妹燈、踩高跷以及白沫江上按(搶)“紅”鴨等民俗文化活動皆發源於此。
崇州市三郎鎮鳳鳴村
崇州市三郎鎮鳳鳴村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境內最早的建築可追溯到隋朝時興建的大明寺。大明寺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其建築選址更是完全遵從了中國古代的風水學,堪稱中國古代建築選址典范。境內的楊貴妃墓地,更是自古以來流傳著鳳鳴聲似楊玉環呼喚“三郎”的愛情典故。
崇州市文井江鎮大坪村
崇州市文井江鎮大坪村境內,清朝時期的鄭家院子、乾隆年間的石牌坊、都統巖練兵場等都保存較為完整,是成都境內明清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村落,更是成都境內典型的明清古村落。
蒲江縣朝陽湖鎮仙閣村
蒲江縣朝陽湖鎮仙閣村因其境內的飛仙閣而出名,飛仙閣是沿蒲江河和臨溪河岸14處兩漢至唐宋摩崖石刻造像群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不但是四川省至今仍保存有盛唐時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地方之一,而且存有不少道教、西域文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