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南昌西漢的海昏侯墓開始發掘

南昌西漢的海昏侯墓開始發掘

日期:2016/12/14 12:00:22      編輯:古代建築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作為考古界的知名專家——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國內知名秦漢考古專家信立祥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海昏侯墓在內的龐大漢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國都城紫金城遺址具備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條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

    “國家文物局對海昏侯墓的發掘高度重視,將其定為2015年度國家重點考古發掘項目。”信立祥介紹,在考古發掘工作中,考古人員堅持出土文物現場保護第一的方針,全部出土文物都及時有效的進行了應急性現場保護處理,對於結構復雜和脆弱的文物,廣泛采用套箱提取進行實驗室考古的方法,確保了文物的安全,從而為這些文物下一步的科學保護打下了基礎。

    據介紹,為了海昏侯墓今後的展示利用,考古專家放棄了發掘後回填的預案,用全新的方式對墓壁進行了永久性加固,同時組織了兩家公司用數碼技術復原展示墓室,開展了相關的工作。

    “目前海昏侯墓椁室中的甬道、東西車庫、回廊形藏閣清理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對周圍龐大漢墓群及紫金城的大規模考古勘探工作也成果豐碩,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已經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信立祥說,大量考古資料證明,正在發掘的主墓即一號墓的墓主人是西漢中晚期的某一代海昏侯。

    信立祥介紹,海昏侯墓不僅有結構完整、布局清晰的墓園,而且規模宏大的墓室未經盜擾,如此完整的西漢列侯等級墓葬在中國考古學史尚屬首次發現,對於研究西漢列侯喪葬制度價值巨大。“迄今已經出土的一萬余件文物,特別是侯墓及其車馬坑出土的九千余件文物,多角度的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真實生活,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信立祥介紹,其中,數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種古代文獻2000年後重見天日,是我國簡牍發現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也是江西考古史上首次發現;出土的整套樂器,包括兩架編鐘、一架編磬,琴、瑟、箫、笙和眾多伎樂傭,形象再現了西漢列侯用樂制度;出土的偶車馬特別是兩輛偶樂車與實用的高級安車,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制度作了新的诠釋;大量工藝精湛的車馬器、樂器和圖案精美的漆器,顯示出西漢手工業高超的工藝水平。

    “包括海昏侯墓在內的龐大漢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國都城紫金城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具備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條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信立祥說,現在,海昏侯墓的發掘已經到了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及主椁室的清理階段,與大家一起期待通過主椁室的發掘清理,破解更多的歷史之謎,進一步揭示出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