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六安百余處古建築搶救性修復

六安百余處古建築搶救性修復

日期:2016/12/14 11:59:30      編輯:古代建築
    “壽縣現有145處古建築需要搶救性修復,有些古建築面臨消失的危險。”全國人大代表、淮南市市委書記沈強表示,由於歷史欠賬多,財政收入又比較少,壽縣古城的保護還存在諸多問題。他建議,由中央財政設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補貼資金,鼓勵和吸納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建設和利用工作。

    隨著區劃調整將壽縣劃歸淮南,沈強將壽縣古城文化的保護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全國還有6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縣是國家級重點扶貧縣,其中包括壽縣。”沈強認為,壽縣古城區人多城老,交通擁堵,歷史欠賬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他表示,當前名城保護最優先的辦法就是有序引導居民出城居住,壽縣計劃到2020年,將古城內常住人口從現在的10萬人減少到5萬人左右,“拆遷安置和古城保護建設至少需要資金20億元,但壽縣2015年財政收入才10億元,支出卻達45億元,名城保護資金嚴重不足。”而更大的缺口是,壽縣現有145處古建築需要搶救性修復,有些古建築面臨消失的危險,按最低標准測算,全年需文物日常管護資金3000萬元。沈強建議,由中央財政設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補貼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貧困市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另外,要鼓勵和吸納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建設和利用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