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陝西:發現49處罕見世界級天坑

陝西:發現49處罕見世界級天坑

日期:2016/12/14 11:54:59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陝西漢中發現了分布有49處天坑的罕見世界級天坑群,其中超級天坑1個、大型天坑17個、常規天坑31個,天坑數量居世界第一。

    其中,單體規模最大天坑為鎮巴三元圈子崖天坑,口徑最大處520米,最大深度320米,寧強禅家巖地洞河天坑被國際著名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贊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

    一時之間,天坑引起眾多網友的好奇和關注。天坑是怎麼形成的?地質科學家在天坑中都發現了什麼?絕美地貌陝西漢中罕見天坑群藏了多少秘密? 

    漢中發現分布有49處天坑的罕見世界級天坑群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

    天坑是怎麼形成的?

    天坑是一種分布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地質景觀,一般呈現漏斗形,大部分坑壁都是陡崖環繞。因在地下河強烈溶蝕和侵蝕作用下,石灰巖不斷溶解,導致頂部多次塌方裸露出地面而形成。

    天坑的形成一般需要億萬年時間,除很深的地下河、很厚的石灰巖層外,還需要包氣帶的厚度夠大、降水量足夠大、巖層要平以及地殼的運動。

    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類似的天坑。但全世界僅有的3個超級天坑都分布在中國,即重慶奉節小寨天坑(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重慶武隆後坪天坑(總深度約500米)、陝西漢中天坑群。據悉,漢中天坑群已被確定為省級地質遺跡公園,下一步將申報國家以及世界地質公園和自然遺產。 
    天坑中發現了什麼?

    據報道,漢中天坑群所處位置地勢險要、人跡罕見、巖溶系統完整,地質專家在實地調查中曾在部分坑底發現了瀑布,原始森林等景觀,並發現少見的植物和飛貓,部分坑底有溶洞,洞內分布有石鐘乳,石筍,石田,石珍珠等地貌。 

    洞內分布有石鐘乳、石筍、石田、石珍珠等 

天坑溶洞群中特有動物飛貓

    飛貓是天坑溶洞群特有的動物,學名為鼯鼠,臉似狐,眼似貓、尾巴同松鼠,晝伏夜出,其前後腿之間有寬大的翼蹼能在絕壁和大樹之間滑翔飛行。

    天坑中存在很多人類少見甚至未見過的動植物。今年初,科考人員在廣西河池市東蘭縣一座深度超過400米的天坑中發現了蝙蝠、百花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紫色金線鲃以及多種不知名的動植物,並且首次在廣西境內發現洞穴生物布甲。

    廣西樂業天坑群素有“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巖溶聖地”之稱,更是充滿神秘色彩,樂業天坑之多之深至今還是科學待解之謎。樂業天坑群周邊地區曾發現大量的生物化石以及舊石器時期人類生存的遺跡,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其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底部是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的原始森林,曾發現過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椤、冷杉、血淚籐樹等珍貴植物以及未見過的蕨類。底部還有兩條地下暗河,兩條河中的水一冷一熱,原因不知。中英聯合探險隊曾走完暗河的全程,起最終通入地面河匯入紅水河。

    天坑的價值有哪些?

    漢中天坑群的發現增加了生物研究的原始樣本,通過研究其形成機理、條件及演化規律,將對研究中國南北方乃至全球古地理環境及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天坑不僅具備重大科研價值,其極強的觀賞性還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自重慶武隆後坪鄉沖蝕天坑群和天生三橋天坑群發現以來,該地成了火爐重慶的避暑山莊,武隆也成為重慶最富庶的縣。

    但專家介紹,漢中天坑群處於秦巴山區,叢林茂密、地形復雜、道路崎岖,由於探明時間不久,目前還未對外開放件,探險觀賞會比較危險。

 

推薦閱讀:

六大蜜月必去的城市

陝西美景——漢中小南海

漢中上元古鎮存跡超400年

酉陽發現一處天然的三層溶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