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陽古鎮風情
日期:2016/12/16 18:46:26   編輯:古代建築1.巴中縣恩陽古鎮,四面環山,兩水環繞。距縣城25公裡。南北朝梁武帝時(公元525年)為義陽郡、義陽縣治所。是古代極為繁華的水碼頭,也是川北地區重要物資集散地。
千年的古鎮,盡管滿掛紅燈籠,也掩蓋不住時下古鎮民居建築的衰落。當年的高堂華屋已經進入了風燭殘年,穿逗式木架連帶著牆,倚歪著,喘息著,叫人擔心,讓心尖時刻懸緊了。誰也無法知曉,在什麼時候眼前的老屋子會轟然倒塌,一縷輕煙,駕鶴西去。
時光默不作聲的成就一切,又毀壞一切。
2.在恩陽,最轟轟烈烈的事件,是發生於1933年至1935年的紅色革命:蘇維埃政權建立,郵政、醫院、法庭、學校……一切都為後來全國政權的預演——一場僅次於江西瑞金的紅色預演,主角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不過,這次預演短得幾乎還沒有來得及謝幕,在一道命令之下,主角們就悲怆的退走了。後來,這裡的紅軍,匯入了他們的組織——十萬之眾的紅四方面軍,從鄰近的蒼溪縣境內一個渡口誓師,再後來又幾乎全軍覆滅於祁連山下的黃番寺。
那渡口現在成了著名的紅軍渡,激湍的江水日夜吼叫,一座碩壯而痛楚的雕塑群白天黑夜的留守在那裡,難以言說的苦候在那裡,待後來者的憑吊與評說。
為了懷念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古鎮的老房子們成為了今天的紅色旅游經典。每一座空屋前都有一座石碑,紅漆勒字,暗血色;每一間空屋子門上都掛紅燈籠,幽暗,每天晚上都在夜幕的寒露風裡,閃爍,晃蕩。
3.居住在恩陽正街77號的楊志軍兄弟與我們偶然相識,竟然在擺了一會兒龍門陣之後,硬拉我們一行8人來一頓免費而豐盛的午飯。他在山東濟南當建築工已經六七年了,家裡老母親是全鎮最享福的老太太,每天舞劍,唱歌,打麻將,好不自在。女人跟他出門在外,在家念書的兩個兒子也懂事,中午的飯菜就是他們做的。言語之間,他好像有太多的歡喜硬要與我們分享。
4.初春的陽光,不甚明朗的映出古鎮的窗門檐枋剪影。城裡的人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古鎮青黑的瓦,雕花的窗,高高伸出的檐,沉沉下坐的礎;還有純樸的民風民情民俗。
魚脊起伏的古鎮瓦鱗,次第展露。錯落,參差,收放,宛如阕阕古樸經典的民樂。
跌落、起伏、蜿蜒、曲折的古鎮青石板梯道平路,亦似首首機智诙諧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