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漢遺址考古取突破性進展 膠南出土漢代鐵劍(圖)

漢遺址考古取突破性進展 膠南出土漢代鐵劍(圖)

日期:2016/12/15 15:07:12      編輯:古代建築

    專家稱這把90厘米長的鐵劍可能是漢代一位退職武將或隱居劍客的佩劍

 

 

現場出土的一口井

 

 

考古人員在研究鐵劍

 

    記者昨天獲悉,為配合膠州日照天然氣管道鋪設,在10月底由山東考古研究所對膠南市珠海街道辦祝家莊漢代遺址的挖掘又有突破性進展,11月11日上午,該遺址出土一把90厘米長的鐵劍,專家稱這把已經2000多歲的鐵劍可能是當時一位退職武將或隱居劍客的佩劍,該劍個頭之大,保存之完整在青島地區屬首例。

    挖出漢代水井灶台

    昨天上午10時,記者趕到位於膠南市珠海街道祝家莊村東200米處的挖掘現場發現,參加挖掘的人員已經增加到30多人,他們分成5組,分別在5個土坑裡工作,土坑的深度已經達到1米左右。記者注意到,現場出土的陶片非常多,它們被分別排號後堆在土坑的邊緣,在中間的一個土坑裡,幾名挖掘人員正在修整一個直徑約1米,深2米的圓形土洞,“這個土洞實際上是一口漢代水井,是古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吃水用的。原先肯定要深得多,但我們挖到兩米深時就溢出了水,已經無法繼續深挖了。”現場考古人員於秀全告訴記者,他們在二號坑裡還發現並整理出了一處古人燒火做飯使用的灶台。

    “昨天上午,我們還在最南面的一號坑裡挖掘出一把漢代鐵劍。”於秀全告訴記者,這把寶劍是11月11日上午9時左右露頭的,當時考古人員以為是一塊鑄鐵,並沒有在意,哪知隨著挖掘人員用小鏟子一點點將土挖開,一根10厘米長的鑄鐵劍柄露了出來。“這可能是把鐵劍,要小心挖!”考古人員開始興奮起來,半小時後,鐵劍出土了,現場的工作人員一起歡呼起來。記者昨天看到,這把鐵劍長約90厘米,寬4厘米左右,青銅劍箍,鑄鐵的劍身和劍柄,木質的劍鞘已經腐爛,混合著泥土粘連在劍身上。在征得考古人員同意後,記者抓起劍揮了幾下,感覺劍體比較沉重,重量應該在1500克左右。

    島城首次出土鐵劍

    “歷經2000多年了,這把鐵劍整體保存得比較不錯。”現場考古人員於秀全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漢代出土的鑄鐵器腐蝕都比較嚴重,甚至斷為幾截,而這把鑄鐵劍保存較好,除了質地精良外,肯定還有其他原因,他們將做進一步考解。“以前也曾經在山東其他地區的古墓裡挖掘出漢代鐵劍,但在村落遺址裡出土鐵劍的情況並不多見,在青島地區更是首次。”現場一名考古專家告訴記者,漢朝時已經很少使用青銅器了,它的替代品就是鑄鐵和陶器,當時的鑄鐵術已經相當發達了,這些技術還通過張骞等使節傳到西域當地,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當時是處繁華小城

    據考古人員分析,現場5個土坑挖掘出的井、灶台、柱洞等各類遺址錯落分布,可能屬於當時一大戶人家所有,而這個大戶家中還有一把質地非常精良,在當時價值不菲的鑄鐵劍,他的地位應該比較尊貴,是一名退職武將或者一位隱居的劍客,而其他村民則生活在這家大戶周圍。

    “這個地區有沃野,也有河流,幾裡外還有大海,又距離鐵橛山不遠,是一處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在當時應該是一個人口密集、比較繁華的小城,農業、商業、鑄造業都很發達。生活在這裡的古人過著豐衣足食,幸福快樂的生活。”一位考古人員介紹說,現場考古還要持續十幾天,應該還會有更大的驚喜等待著他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