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湧鎮新基 八百年古村落欲變身“烏鎮”
日期:2016/12/15 16:33:23   編輯:古代建築■麻湧新基村改造效果圖
東莞時間網訊 東莞的“烏鎮”何日出現?作為水鄉今年重點打造的6個特色村落之一——麻湧鎮新基村日前發出村落整治綠化工程招標,該村成為首個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的村落。
投資1000萬元擬8月底完工
水鄉地區河網密布,不乏歷史悠久、格局完整的村落,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烏鎮”的感覺,是不少東莞市民對水鄉地區建設的一大期待。根據《建設水鄉特色發展示范片區工作方案》,東莞在10個水鄉特色發展示范片區中選取6個村莊,重點打造成為嶺南水鄉特色村莊。麻湧新基、中堂四鄉和湛翠、洪梅梅沙、道滘大羅沙、麻湧新基、望牛墩扶湧等因“格局較為完整、肌理較為清晰”而入圍。
招標公告顯示,新基村水鄉特色村落整治綠化工程綠化面積約為5.9萬平方米,投資金額約為1000萬元。工程將於2013年6月13日投標,6 月18日開工建設,2013年8月31日建成。根據方案,水鄉特色村塑造示范工程將按市鎮1:1的比例投入建設,每個村市財政投入資金封頂1000萬元。
省歷史文化名村將建戲曲小游園
新基村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記者從麻湧鎮獲悉,該項工程設計上融入新基村的村貌特點和文化特色,采用以鄉土樹種為主、氛圍營造、設計靈巧等原則進行配植。保留原有百年榕樹和群植的經濟蕉林,植以籐本植物、水生植物,優化美化新基村的立面和水面,打造獨具特色的嶺南新水鄉風貌。
項目主要包含河道綠化和小游園綠化兩部分。工程還將建設3個小游園。主入口小游園主要種植黃槿、海南蒲桃、木棉、大花紫薇等,密閉和疏林草地相結合,營造不同的植物空間,既美化道路景觀也給工廠的員工提供休憩的平台。
村口小游園,在原有蕉林濃綠的基礎上主要配植宮粉紫荊、白花羊蹄甲等開花植物,營造浪漫的紫荊主題園景觀;戲曲主題小游園,以香樟、雞蛋花、紫荊、琴絲竹為主,營造四季常綠、四季有花並富有古色古香風味的景觀。( 張安定)
麻湧新基村
立村於1245年的新基村原名叫“寧樂村”,該村由面闊15米的新基河環繞,村民自古臨湧而居,擁有水鄉質樸的性情,各姓氏共建鄉梓和睦相處。新基村現保存明清時期祠堂11座,包括了璞潮家廟、月川公祠、愛東公祠、爾會莫公祠等,莫氏祠堂是其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莫氏祠堂雖然冠以“莫氏”之稱,但它並不是單姓祠堂,而是全村多個姓氏共同出資修建,是典型的多姓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