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錦溪著力營造“後發優勢”
日期:2016/12/16 18:29:24   編輯:古代建築題記:2008年以來,錦溪鎮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秉持“創新、提速、擴量、強質”發展理念,圍繞一個“快”字發展要求,打好“生態錦溪、人文錦溪”兩張牌,做好“兩區”開發、鎮村建設、民生民計三篇文章,實現發展源動力、產業競爭力、城鎮承載力和富民推動力四個方面的提升,力求隊伍建設、攻堅克難、產業層次、發展環境和富民強村五項突破的奮斗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全鎮經濟社會快中求好,快中求進。
曾當選美國經濟學會傑出會員的經濟學家格申克龍指出,後發優勢只是一種潛在的優勢,要使潛在的優勢變為現實的優勢,就需要創造出一系列新的條件。素有“老三五”(即5萬畝耕地、5萬畝水域、5萬人口)之稱的錦溪,近年來不斷強化自身的生態、交通和人文資源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兩年居全市鄉鎮前列。今年1~8月份,錦溪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21932萬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31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3.08%和58.51%,完成全年計劃指標的81.84%和85.99%。錦溪之“變”,正是把自身潛在的後發優勢逐步營造成為現實的競爭優勢。
放大“生態效應”
作為傳統的江南魚米之鄉,錦溪鎮有著獨特的生態優勢,境內湖蕩密布,河港縱橫,氣候宜人,空氣質量一年中有200天以上達到國家一級標准,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准。這一優勢近年來被不斷放大,形成了奪取投資者眼球的一大亮點。
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在集聚產業發展要素方面的巨大效應,錦溪鎮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項目載體——生態產業區。為顯生態特色,錦溪鎮近兩年來每年投入超過2億元的建設資金,使得整個產業區始終體現“藍天碧水間”的效果;同時對引進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污染、有潛力成為重要標准。今年,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產業區又形成了一個新興產業集群:運動休閒產業。目前,已經有7個運動休閒項目落戶,涉及動力傘、高爾夫球、電動飛行器、賽車模型等20多個產品,總投資超億美元。今年在錦溪投資的昊翔運動器材公司負責人說,之所以選擇這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裡的環境適合這一綠色產業的發展。
在生態文明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生態產業區集聚效應充分體現,錦溪全新的“三五”品牌悄然閃現,每年50家企業開工、50萬平方米開工面積、5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穩步實施。今年1~8月份產業區新批外資項目25個,其中增資項目6個,完成注冊外資10451萬美元,為市全年計劃指標的104.51%;實際到帳外資5768萬美元,為市全年計劃指標的115.36%;注冊民資完成38852萬元,同比增161.10 %,為市全年計劃指標的223.90%。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46.06億元,同比增長30.3%。
打通 “經濟走廊”
錦溪鎮臨近上海,靠近一些主要交通要道。但如果不能與這些交通要道有效連接,依然不能脫離閉塞這一客觀實際。近年來,錦溪鎮黨委、政府加大交通建設投入力度,在市政府打通南北公路與上海接軌的基礎上,配合市有關交通工程建設,相繼完善了錦周公路、錦甪公路等道路建設,東西南北全部相連。今年錦溪鎮再次投入8900萬元,進一步完善了生態產業區內錦發路、錦東路等主要交通干道的工程建設。
在政策、產業、人力資源優勢之外,投資者對區位優勢十分看重。錦溪突然之間體現出來的區位優勢,很快成為承接上海等地產業轉移的一個重要平台。僅這兩年,錦溪鎮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把工業、服務業招商和旅游業發展工作積極接軌上海等地,取得了明顯成效,僅上海產業轉移項目就達22個,總投資近2億美元。一位台商原在上海投資,因為感受到了錦溪鎮的區位優勢,在自己企業搬遷到錦溪的同時,還自願做起該鎮的 “招商大使”,到目前為止,他一人已經引進了10多家台企在錦溪鎮生態產業區落戶,總投資5500萬美元,昆山台協錦溪分會成員目前超過了30家企業。
創造“人居天堂”
前不久,錦溪鎮舉辦了一次發展特色文化的座談會,與會的專家學者對錦溪的人文資源備加推崇,100多位歷史文化名人與錦溪的淵源,給古鎮增添了無限魅力。對於這些人文資源,錦溪鎮近年來不斷加大挖掘整理力度,著力打造旅游、人居的天堂。
在古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保護工作中,錦溪鎮相繼邀請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和蘇州科技學院城市規劃研究所編制了古鎮保護規劃,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用於古鎮區保護性修復,很多古跡恢復了歷史原貌。與此同時,錦溪鎮以古鎮為中心,高起點、高標准規劃,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去年順利通過了全國優美鄉鎮的考核驗收,今年成功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對全鎮人文資源和優美環境的宣傳,錦溪鎮與專業策劃機構協作,加大推廣力度。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美譽度的提升,推動了土地升值。目前,在錦溪鎮沿五保湖北岸一線,集中了市內外的10多家房產商前來開發,去年房地產開發量為14.2萬平方米,今年1~8月份已經躍升到19.3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