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鎮江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0周年,鎮江博物館近日舉辦“名城地下的名城——鎮江城市考古成果展”。展覽將鎮江城市發展史上較為重要城址和相關遺跡等突出考古成果予以集中展示。
本次展覽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鎮江博物館承辦。鎮江建城始於公元前545年,距今2560年,古稱“朱方”。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台形遺址,漢代鐵甕城,東晉京城,唐宋子城、夾城、羅城,明清府城、太平天國新城等,展示著鎮江城市的變遷。
本次展覽展出各歷史時期不同遺址發掘出土的兩百余件珍貴“見證物”,涉及瓷器、陶器、石器、鐵器、銅器、玉器、木器等。其中,元代孔雀藍釉瓷香爐、元代青花雲龍紋瓷香爐,以及目前發現的元青花中尺寸最大的元代青花海水龍紋青花瓷香爐等珍貴文物也與觀眾見面。展覽較為全面地展示了鎮江城市考古工作的成果,也讓市民和游客得以一窺古代鎮江的歷史風貌。
據悉,本次展覽是鎮江博物館推出的跨年展覽,將於明年2月底結束,免費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