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堯壩古鎮印象

堯壩古鎮印象

日期:2016/12/16 18:11:43      編輯:古代建築
堯壩古鎮印象
 

  從合江佛寶古鎮出發已是下午兩時許,幾經周折,我們於夜幕降臨前到達了堯壩古鎮。瞅著這晦澀的天色,首要的事情是先找到落腳之處。

 
  落實好住處,時感饑腸辘辘,我們便沿著幽黃的街燈,踟躇在青石街巷之上。不知幾時細雨紛灑,頓覺幾分寒意繞來,只好裹好了衣領,壓緊腋下藏著的一瓶五糧液,尋店家而去。此時古鎮已完全籠罩在夜幕之中了,只有少數的小店還開著,這反倒讓我們覺著了幾分冒失似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打著“紅湯羊肉”招牌的小店,便迫不及待點了其招牌菜及幾個小碟,對飲起來,五種糧食演變而來的液體著實不同,一下肚就帶來了絲絲暖意。

  第二天,一到老巷,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莊重的石牌坊。牌坊用褚紅石料砌成,屬門樓式建築,四柱三層,經歷幾個世紀的風侵雨蝕,表面的字體已很難辨認,但雕刻的手法卻依稀留下了時代的印痕。牌坊建於清嘉慶年間,當地的武進士李躍龍為耀祖而立。牌坊正好立在場口處,人們從這裡進進出出,牌坊便成了進出場鎮的大門。早年,從這個“門”下,走出了兩位當代知名文化人士——美學大師王朝聞和著名導演凌子風。

  順著青石鋪就的小巷,依次垂臨了王朝聞、凌子風和李躍龍的故居,細細品味前輩文人居室的幽雅簡約和古代舉人公館的雍華,同時也感受了歷史的滄桑與無奈。一個個鋪面,一面面粉牆黛瓦,一彎彎飛翹屋檐,仿佛在訴說著這些商號、茶坊和酒肆的興衰,講訴著曾經的故事。而街邊小販的吆喝聲又將我們的思緒喚回現實,品味小鎮獨有的寧靜與超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